夏云墨這就相當于用巨額的銀子,買來一次瀏覽藏經閣的機會。
刃心大師的臉一下就垮下來了,哭喪著臉道:“武僧要花銀子,和尚們吃飯要銀子,還有救濟災民饑荒也要銀子,這到處都要銀子,不多討要一些香火錢不行啊。”
夏云墨奇道:“少林寺還要救濟災民?”
刃心大師點頭道:“這是自然,否則怎么能宣揚佛法,弘揚我佛慈悲,普度眾生。只是以前諸位方丈的救濟手段,和老僧的救濟手段不一樣,所以才如此耗錢。”
夏云墨道:“這是何解?”
刃心大師就給夏云墨講解了自己與歷代方丈普度眾生的區別。
前幾任方丈,面對天災**,大多都是率領僧眾,在佛前誦經祈佛,不眠不休,祈求漫天神佛保佑。
至于刃心大師,便是救濟孤寡,修橋鋪路,建筑堤壩等等。
而這少林寺的錢財有限,有時候這位大師還要考做法事賺錢,一做就是七八場,全靠一口深厚真氣支撐。
也是如此,他習武的時間并不多,佛門武功修行雖然高深,卻無法臻至絕頂高手一列。
江湖中,雖將天法大師列為武林七大高手,名聲風頭穩壓這刃心大師一籌。
但若在民間,這刃心大師卻真正算得上是“萬家生佛”的存在。
刃心大師笑道:“夏施主精通佛門武學,想來亦是對于佛法也有很深的了解。”
夏云墨道:“略知一二。”
刃心大師又道:“佛法宏大,有何用之?”
夏云墨思忖片刻道:“愚以有二,一是“修身證得菩提業果”、二是“世如火宅渡盡蒼生”。”
刃心大師問夏云墨,佛法宏大無邊,眾多僧人學了用來做什么?
夏云墨的回答,一個就是修煉小乘佛法,自我覺悟。另一個便大乘佛法,普度蕓蕓眾生。
刃心大師合十道:“歷代方丈的佛法是證菩提業果,老僧的佛法就是要度蒼生。”
夏云墨肅然起敬,躬身行禮道:“刃心大師之志,天下人共敬之。”
夏云墨也見過不少佛門僧人,但多是陰險狠辣之輩,他們并無慈悲心腸,與眾多江湖人相比,無非就是剃了個光頭,在打架前多念了一句“阿彌陀佛”。
而像刃心大師這般的高人,他卻是從未遇到過。
渡盡蒼生,渡盡蒼生。
這才是真正的和尚,這才是真正的大師。
夏云墨雖無“渡盡蒼生”的志向,卻也佩服此道中人。這一道,比起武學一道艱難數倍不止。
那所謂的天法大師與他一比,簡直就連提鞋也不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