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后,七國征戰數代,風云幻化。民不聊生,盜寇蜂起。
韓國,七雄之一,自三家分晉后,韓國北臨魏趙,東有齊,南有楚,西有秦,四面受敵。
特別是西面秦國,自商鞅變法后,秦國國勢日盛,國內軍力之雄,冠絕域內,其余六國無一可與其抗衡。
只待一個強有力的人物出現,解決秦國國內的矛盾,然后出兵征討六國,操持乾坤,天下歸一。
而這個強有力的人物出現后,只怕韓國就是首當其沖,面臨傾覆之危。
而偏偏韓國積貧積弱,大將軍姬無夜獨攬朝政,相國張開地頑固守舊。
暗潮涌流下,這弱小的韓國,能在這亂世中存活多久,只怕沒有一個韓國人敢去想象。
……
韓國、新鄭,安平君府邸。
安平君是當今韓王安三弟,他的府邸位于韓王宮西側,占地廣袤,院落林立,周圍以厚厚的高墻包圍,高墻內有一隊隊衛士拱衛。
在安平君府邸的一處空曠地帶中,身材略顯肥胖,一身華服,面上因沉迷酒色而頗顯蒼白的安平君正坐在一張椅子上,拿著酒杯,擁著美人,饒有興趣的看著下方兩個食客纏斗。
當今時代諸侯割據,互相征伐,逐鹿中原,有志之士競相招攬奇人異士,勇武悍猛之輩。
安平君沒有逐鹿天下的興趣,更沒有那個本事,只是喜好看人比斗,再加上一些虛榮心,因此麾下倒是招攬了不少有著奇特本事的食客。
只是安平君本身就不是什么有著雄才大略的英明人物,加之眼光低劣,待人處世手段尋常,因此手下多是濫竽充數之輩。
招式花里古哨,看起來倒是有模有樣,至于具體有多少本事,只怕也唯有當事人清楚。
此時,下方一平臺上,有兩個男子正各持武器,展開激斗。
這兩名漢子皆穿青衣,其中一男子身材魁梧,眼神堅定,手持一柄長劍,出招大氣磅礴,卻又不乏輕靈小巧的招式。
另一名漢子卻是有著巨塔般的身材,手臂肌肉如同小山一般壘起,手持一柄巨大的鐵錘,舞起來虎虎生風,只是看著就讓人心驚肉跳。
這兩名漢子,持長劍的喚作吳平,是三日前進入安平君府邸的劍客。
這位劍客當真是了不得,三天時間,一共交手二十五場,無一場敗績,且每一次的贏得干凈利落,漂亮無比。
安平君大喜,這三天里給吳平的賞金,只怕比一些食客年三年都要多,暗中惹得不少人咬牙切齒,嫉恨不已。
至于另一位使大錘的壯漢,則是喚作鄒猛,乃是安平府邸此前最厲害的食客,力大無窮,擅使鐵錘。所有的食客中,從來沒有人能在他的大錘之下,堅持二十個呼吸。
一方面是鄒猛的確了得,是安平君食客里少有的幾個有真本事的人,若非當初安平君對他有大恩。鄒猛是絕不會甘心待在安平府,混吃等死。
至于另一方面,就是這比斗的平臺雖不算小,卻也不大,面對那舞的虎虎生風的鐵錘,不好躲避,大多數時候只能硬抗。
正所謂一力降十會,更何況鄒猛的技巧本身也很不錯。所以在安平君府邸內,從無敵手,一派獨孤求敗的景象。
可在近日,鄒猛也就遇到了對手。
這個喚作“吳平”的家伙,劍法、身法都頗為不凡,竟能和他過上數十招,而絲毫不落下風。
鄒猛心頭暗自嘆息一聲,有如此本事的人,若真是成為了安平君府的食客,只怕是明珠暗投。除了給安平君取樂之外,那一身卓絕的武功,便再也沒有半點用處。
不過好久未曾遇到這種能和自己過招的對手了,鄒猛心中也頗為興奮,他手臂擎天高舉,大錘朝天,咆哮一聲:“小心了。”
“呼”的一聲,一錘砸下,空氣如潮水般向四下激蕩,更是響起一陣鬼哭狼嚎的呼嘯聲。
“揚天一錘!”安平君雙眸睜大,死死的盯著鄒猛。
鄒猛這一招算是他的殺手锏,自安平君將他招募后,包括今天,一共也就使了三次。而每一次,都能起到一錘定音的效果。
吳平面上沒有掀起半點波瀾,平靜如一江春水,讓鄒猛心中忽的生出一股不妙的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