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做什么羌侯,我只想對先零羌復仇,董長史,你的馬折了,騎我的。”
說著龍耶干芒下了馬,要攙扶董通國上去。
“真是條好狗啊。”董通國松了口氣,這是他被冰冷的箭簇射入后背前最后的想法。
董通國的身軀歪歪斜斜掉下馬,龍耶干芒走上前,發現他還有口氣,便干脆地又補了一箭,同樣射在后背上。
而后撿起落在雪地里沾了血的羊鈕金印,摸了摸上面的字后,將其拋在董通國尸體旁。
“我只想對先零羌復仇,若先前還不夠漢人與先零開戰,如今死了一位持節出使的護羌校尉長史,便夠了!”
半日后,龍耶干芒才與跑散的使團吏卒們匯合,在眾人問他可見到董長史時,龍耶干芒矢口否認。
“董長史是追著你而去的。”
龍耶干芒搖頭。
“我回頭時,已經沒人跟著了。”
……
“究竟是誰殺了漢使?”
與此同時,湟水之畔,趕來后面對董通國的尸體,先零羌大豪楊玉不喜反怒。
“我說了要生擒,汝等怎帶回來了一具尸體!”
諸小豪緘默,沒人知道是誰干的,在湟中,大豪指揮不動小豪,小豪吆喝不動部眾是常有的事,雖然下令活捉,但羌人追高興了胡亂射幾箭是尋常事。
先零羌雖有意回到湟水,但四十多年前的慘敗,族中老人還記得,參與過那場戰爭的楊玉亦未曾忘記,所以先零羌屢屢試探金城郡,卻一直沒踏出聚眾作亂,圍攻郡縣的那一步。
倒是他的侄兒,正值壯年的猶非躍躍欲試,覺得這是一個絕妙的契機。
“漢使前往罕開、卑禾,封了其大豪為羌王,你我卻還是歸義羌侯,這是侮辱,漢人已拉攏了小月氏,如今又要聯合兩部對付先零。”
“再拖下去,等小月氏徹底臣服于漢,等罕開、卑禾和別部都背棄吾等,先零就要四面受敵了。如今死了一個漢使,就算先零不動手,漢人的護羌校尉也會出兵,打罷,立刻召集別部諸豪,解仇立盟,更何況,吾等還有匈奴單于相助!”
“不錯,漢人最恨人殺其使者,當年龜茲國只殺了幾個吏士,就慘遭滅國,大豪切勿再有遲疑,漢人不封你為羌王,大單于封!”
已來羌中兩個月,屢屢慫恿先零叛漢的匈奴使者從陰影中走了出來,卻是任弘的老熟人,昔日的僮仆都尉醍醐阿達。
醍醐阿達臉上那代表恥辱的疤痕尚在,漢使的死,對他來說也是大喜事:
“只要先零進攻金城,大單于和右部將一同出兵,配合敦煌以南的狼何,夾擊河西。先零只需要在河湟拖住漢軍三個月,大單于便能踏平河西,讓那片土地,重新變成羌胡的牧場!”
……
PS:今天只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