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時梁氏卻從最初的興奮中平靜下來。張凡所說的現在已經有武道外門二品之類的話反而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而在以前,張凡不過在不久前才勉強凝聚內力,從凡人武夫邁入外門一品的門檻罷了。
臨近十六歲才有這個成就,意味著今生只能做個店家伙計船夫馬夫之類還算體面一些的普通人。總比那些連內力都沒有凝聚出來,只能當奴工的鄉間農奴或者為大戶們修園子的窯工苦力強不少。可是外門二品,那反而面臨有些不妙的局面。
張凡此時見到梁氏那有些憔悴的面容中有所憂色,結合以前的記憶,也大致猜到了一二:“娘親是在擔心這一次天授奇緣,讓孩兒有了好勝心,從而介入到兄弟姐們的武道紛爭中去?”
“是啊,以前的時候因為娘這一脈就凡兒你這么一個孩子,雖說平日里飽受冷眼,也受過一些欺凌。但也因為老末的地位乃至不被所有人看重,并未真的有多少人刻意打壓咱們母子。可是以后。。。受人排擠打壓那還在其次。。。”說道這里,憂心的梁氏已經有所不忍言了。
此時的張凡仔細的回憶了一下曾經的記憶,當然也想起了夏國武道江湖上的一些規矩:如果武功達到外門二品卻又不及四品,年滿十六歲的年輕武人就必須按照大夏王朝的兵役制度從軍當兵,為大夏朝廷效力,一走就是至少十二年。如果遇到戰事,從軍更長時間也說不定。
在擁有武功甚至存在內力真氣的世界當一名小兵,遇到周邊戰事,說是九死一生都不為過。就是平時替朝廷和武林“正道”們打打下手,做一些捕盜捉賊圍剿不入流山賊或邪派之類的事情也是風險極高。
通常來說從軍十年,不遇到與周邊勢力的國戰,也至少會有一半人在服役期內戰死失蹤,七成的概率士兵們非死即殘。至于立功升官類似另一位面的狄青或岳飛一樣從士兵到將軍?在這個世界則絕無可能。基層軍官往往都必須以武道外門五品為最低門檻,還往往都是名門正派的外派底子乃至朝廷武學的學徒。
至于士兵的另一個說法是兵奴,為了防止逃兵并且讓士兵們在臨戰的時候勇往直前拼到最后一兩成,還要被下水平很低劣的血蠱。即便定期發放控制血蠱的藥物,也會時常痛不欲生。更重要的則是一旦被下血蠱,對于武功很差的這些普通小兵來說基本等于終身與江湖無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