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懷同學看來很放松。”
丁暉笑了笑,轉頭看向了兩位嘉賓,
“馬老師,王教授,兩位看過《盜墓者傳說》這部作品嗎?”
馬督坐直了身體,原本臉上很嚴肅,但總讓人感覺帶著一絲蔫兒壞的笑,
“嗯,他們前兩天送來一本,閑著沒事翻了翻。”
“實話說,我是比較喜歡現實類文學作品,這本書應該歸于通俗一類,僅就情節的構造上還是有可取之處,至少我挨著看完了。”
“不過,真實的盜墓根本不是這樣,那些黑驢蹄子什么的,更是瞎掰,大家可千萬別相信。”
隨后,燕大的考古系教授王肅開始發言。
他的臉色比較沉重,
“我同意馬先生的觀點,書中很多地方描述都是作者自己編纂。”
“不過…”
他的臉色突然變得古怪,
“我對這本書是又愛又恨,每當拿起就舍不得放手,很喜歡看胡八一他們的冒險,但同時作為一名考古工作者,又十分痛恨主角,你看,他們每次成功逃離后,那些古墓不是塌了,就是毀了,可惜啊。”
“在這里我要呼吁,喜歡這本書,對古代文化感興趣的同學請來報考考古系,在這里,可以學到如何文明的發掘古墓。”
不遜色于剛才的笑聲和掌聲頓時響起。
李懷眼睛一亮,看來這位教授對《盜墓者傳說》有好感。
人也挺風趣,竟然現場給考古系打起了廣告。
現場氣氛很好,主持人丁暉也來了狀態,
“看的出這本書確實吸引人,從天涯開始連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火爆全國。”
“不過,也有不少人對作者產生了質疑,方舟大師,你怎么看?”
方舟接過話筒,用不太標準的普通話說道:
“首先,以一個高中生的閱歷,我不太相信他能完成這樣一部情節嚴謹的作品。
一部的文風內容,一般都會有時代的印痕。仔細比對,相信熟悉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的文學的人一定會覺得似曾相識,書中的大量細節和對白,都暴露出此書,或者說起碼是初稿,絕對是80年代成型。
不可能出自一個17歲,沒有那個時代閱歷的高中生之手。”
他的話語剛落,現場頓時陷入沉默,許多人忍不住用懷疑的目光看向那個依然微笑的少年。
主持人丁暉連忙接過話頭,“方舟大師提出了自己的疑問,馬老師是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請問您怎么看?”
馬督嘟著嘴,“這也是這本書吸引我的地方之一,說話語氣都很像我們年輕時,你要說17歲的少年能這么熟悉,我心里還真得打個問號。不過還有一點,我們那個年代基本都是傷痕或現實文學,大家飯剛吃飽幾天,哪有心思想這些。即使有偷偷寫恐怖的,也很難想出這些東西。”
“事實上,這本的情節構造,還有許多好萊塢大片的風格,我也說不準。”
李懷心里一笑,這個老油條,說了半天都是屁話,無論什么情況都能圓回來。
就在這時,主持人丁暉轉頭看向了他,“李懷同學,對于方舟大師的疑問,你有什么看法?”
李懷拿起話筒微微一笑,
“首先,我要提出一點,這位方舟的提問很可笑。對一件件事提出疑問,卻沒有確鑿證據,反而要讓我來自辯,本身就是流氓行徑。”
還沒等方舟反駁,李懷就繼續說道:“不過,我可以回答你的疑問。”
看了看臺下,李懷語氣帶著一絲提問:“觀眾們認為,一名作家,最重要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