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章一起發,謝謝書友們的月票、推薦票!)
三水縣商業街工程能夠有足夠材料大干快上的最根本原因是省里支持。
老首長知道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因此在省里和其他常委溝通,特意為三水縣商業街工程開了常委會。
會上常委們共同拍板決定集中力量給足三水縣商業街工程需要的鋼材、水泥、電力計劃。
再加上秦昆侖牽頭跟老毛子以貨換貨,物資局一把手陳義華一直帶隊常住黑河,弄回來了大量電解銅,串換了很多螺紋鋼,使得西大街工地沒有出現停工等材料的現象。
縣里、鄉鎮的干部都沒有預料到單位、個人對能夠在西大街擁有房產熱衷得過了頭,地皮都不夠分。
各鄉鎮僅僅是開大會動員了一兩次而已,建設資金基本上都落實到位了。
有兩個大鎮還在嚷嚷,要求湊不足資金的鄉鎮讓位置,把地塊轉讓給他們。
鄉鎮的區別太大了,為了公平起見搞了一刀切,要求一個鄉鎮建一棟樓。
然無論這么做都只能代表相對公平,根本做不到決對公平。
秦皇鎮屬于三水縣第二大鎮,人口是排名第二十八鄉鎮的三四倍,也拿一樣的地皮,修一樣的大廈豈不是不公平?
錢國棟知道錯了,按照人口和經濟總量來分配地皮或許更加公平。
但是這種事錯了也不能改,否則就會使得政令失去公信力,變成了朝令夕改。
他拿三水鎮說事兒,承認秦皇鎮了不起,可是能大過三水鎮嗎?
其實當下在建的大樓都在三水鎮的轄區,鎮里一直偷著樂,哪會要求多占地皮?
秦皇鎮跟縣里其他領導還能打打機鋒,跟錢國棟這個知根知底的草根縣長較量不起來,只能服從大局,爭取跟其他鄉鎮比一比招商引資。
資金、材料不缺,商業街肯定能夠建得起來,下一步的工作可以提前開始了。
于是乎,激情燃燒的縣里、鄉鎮的干部們都開始謀求商戶入住,簡直是各顯神通。
大家都知道這個工程意義巨大,關系到省里大領導是否能夠再為人民服務一屆……
如果商業街能夠大獲成功,三水縣被嘉獎、提拔的干部數量肯定會超越歷史。
保不準所有參與的領導都能被提拔半級、一級。
在共同利益驅動下,縣里、鄉鎮的干部空前團結,喊出口號:
“樓房都一樣大沒法比,咱們比比樓房將要創造的效益!”
“說得天花亂墜沒有,把商場辦起來賺到錢才是有真本事的!”
“無商不富,招商引資是出路!”
“莫要守株待兔,走出去讓商戶走進來才算真本事!”
如劉莊鎮就在干部們的動員下,準備用一二層兩千四百平方米的門面房打造劉莊特色產品展銷廳。
三水鎮西大街原本就來了兩家做生意的浙省人,這幾天幾個鎮領導已經陪著他們回家了。
省里給了那么大的優惠條件,三水縣這里的總體經濟水平這么好,有了漂亮的大樓用來做生意,腦瓜子靈活的浙省人哪有不來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