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明察,臣冤枉啊!”
“饒命啊!”
“豈能因賤民殺我?”
“昏君,你遲早丟了儲位,我在九泉之下等你!”
酷吏們或求饒,或痛罵。
負犬遠吠,趙桓全不在意。
“酷虐百姓,殺傷人命,絕不饒恕!”趙桓舉起右臂,并掌如刀猛地揮下,喝道:“殺!”
噗嗤~
啊~
滋~
刀斧落下,慘叫中,人頭滾滾,無數鮮血噴射進了千人坑里。
“呸~狗賊,想不到你也有今天。”
“兒啊,你睜開眼看看啊,太子給你報仇了。”
“多謝太子!”
百姓們言語不一,卻都朝太子拜了過來。
安撫著百姓,眼睜睜地看著鮮血集聚成一汪,趙桓心中波瀾不驚。
縱觀歷朝歷代,但凡雄主明君,從不忌憚于殺人。
泱泱天朝,大國雄風,太平盛世,不但需要外敵的鮮血澆灌,更要貪官污吏的鮮血滋潤。
便如趙桓對孟房說的,仕人算什么?
寵著他慣著他,便能共治天下,撕破臉了直把刀槍相逼,看他們敢嗶嗶半句。
大不了殺了一茬換一茬。
只要拿好了刀把子,捧臭腳的筆桿子隨處都有,不會影響皇權半點。
“殿下,人犯一百三十二,盡皆行刑完畢,請示下。”臨時監斬官周昂請示道。
“所有人犯懸首示眾,尸身于枉死百姓旁另起一坑埋之,其上立碑盡書其惡跡,以警戒后來者!”趙桓吩咐道。
殺人不過頭點地,如何能夠如此揭過?
非得讓孟房這種人遺臭萬年不可!
于是,軍兵們豎起木樁,把一個個腦袋掛了上去。
瘆人!
一個個腦袋隨風搖擺,極其瘆人!
然而,足夠的大快人心。
“當初我就勸了,莫要如此酷虐,奈何孟房不聽,致有殺身之禍。”
“殿下殺伐果斷,有英主雄風。”
“以后做官不能如同以前,決不能撞在東宮手里。”
幸存的大小貓幾十只雜念紛紛。
東宮厲害,惹不起,不想死的話就要放聰明些。
“此時殺得痛快,看你回京如何交代。”也有的這般冷眼旁觀。
殺得人頭滾滾,一州官員被清空大半,太子回京定然會有詰責。
趙桓在乎么?
那必須在乎啊!
萬一趙佶真的炸毛,把他儲位給奪了,那才是虧死了。
幸好,趙桓早就安排了手段,盡量給趙佶一個滿意地交代。
人殺了,頭掛了,尸體埋了,事情算是結束。
至于樹立石碑,非短時可以辦妥,只能交代下去。
領軍進駐奔牛鎮的趙桓絕對想不到,此地以兩個尸坑并昭惡碑為核心,會豎起一座廟來。
不僅如此,警惡廟會成為國朝最重要的官員教育基地,沒有之一。
此時,趙桓的心思已經集中到了賑災上。
……
“花枝招展斗風流倜儻”萬賞加更之一,還有一加容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