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宗室太過于龐大,廣州李氏,男丁,妻兒,甚至妾生子,都會計入,整廣州就有了二千人。
而邕州李氏呢?男女老少加在一起,不過二十六人,錯了,加上三個皇子,已經二十九了。
所以,李嘉將宗室分成兩部分。
以他祖父李尉之后,為近支皇室,登記在黃綢之上,而廣州李氏,無論多少,一律另造玉碟,登記在紅冊上。
學的是滿清。
如此一來,短時間內就省卻了大量的錢糧,因為紅冊宗室,只是掛名的,不需要提供俸祿來供養。
而入了黃冊,皇室最低都要封公封王,若是不分冊,怎么能支撐住?
當然,這只是最初的劃分,后期還是會調整的,畢竟朱元璋開國時,宗室是最少的,兒子女兒,侄子加一起,也沒一百人,三百年后就三十萬了。
紅冊宗室雖然沒有錢糧供養,但卻可以讓子弟入宿衛,也可以受到宗正寺的舉薦,走上仕途,待遇算不錯了。
如今宗正寺正卿由李嘉的叔父李駿擔任,也沒多少事,領著俸祿,倒也是開心的很,而少卿,則是老族長李修仙擔任,如果按輩分,算是李嘉的堂伯父,沒出五服。
“讓他進來!”皇帝有些頭疼,這位少卿,可不是那么簡單就能打發的。
“參見陛下!”李修賢五十多歲,看起來精神抖擻,身體康健,再活個十來年完全沒有也問題。
“不知老族長有何事?”李嘉示意宦官攙扶,又是賜坐,問道。
“老臣聽聞太學改制之事,不知是真假?”李修賢坐在椅子上,雙目有神,問道。
“當然,這是確切的消息!”李嘉點點頭,屁股挪動了一下,平靜說道:“太學置辦多年,已然就沉疴重病,迫待改制!”
“怎么,老族長有其他異議不成?”
“老臣不敢!”皇帝話中帶刺,李修賢倒是不接,他笑了笑,不以為意,露出殘缺的牙齒,說道:“咱們太學,一向是大唐的英才之地,待遇是極好的,陛下又允許七品以上官吏舉薦子弟,真乃皇恩浩蕩!”
“這只是慣常的恩典罷了,太學老是被那些高官把持,也不像話!”
皇帝自矜地笑了笑,隨口說道。
“只是,陛下皇恩,卻漏了些許人才!”李修賢不無遺憾地說道。
“咱們宗室子弟,一向思慮著為國效力,只是無入門之道,如今,太學放開了限制,只要個官,秀才,就能入學,咱們宗室人才濟濟,卻只能望門興嘆,可望而不可及!”
聽到這,李嘉瞬間無語了。
上太學,只是單純的要求秀才水平,你他么連秀才也考不了,怎么考進士?作弊嗎?
他允許太學有兩百名額考進士,純粹是惠而不費,畢竟進士的競爭,也是激烈的,沒有些許才學,是沒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