攔人發財,怎能心里爽快。
胡賓王自然不知曉眾人的心思,他反而饒有興致地巴望著官道,然后騎著馬,慢悠悠地巡查著。
而官吏們,則曬著太陽,舔著臉陪著,還不敢走。
待一起宰相記不住你,你要是走了,那肯定會被記住。
胡賓王目測分段而行的法子,很是不錯,整個人也興致盎然起來,不時地低頭談話,樂呵呵的。
而陪同的官吏們就苦了。
錢沒撈到,政績也沒多少。
運輸如果在轄區內出事,還得背鍋。
如今,又得陪曬,陪聊,真的是苦不堪言。
胡賓王作為宰相,親自督促輜重運輸,這在政事堂提出時,飽受爭議,不冷不熱。
不過,皇帝終究還是認可。
說白了,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的戰爭,打仗,打的還是后勤。
在御營兵馬人員占據運河運輸下,官道就成了輜重的主流。
讓一個宰相前去督促,也是合適的。
不過,說道后勤,其實李嘉也極為重視,甚至親自考察。
比如,夏日的蓑衣,靴子,工部早就準備數十萬套,一個個地往前面運輸。
而夏天不怕,畢竟北方的夏天,尤其是東北那一塊,甚至是比較舒服。
唯一畏懼的,就是冬天。
而對抗冬天的法寶,就是棉衣了。
不過,棉衣著實太貴了。
“陛下,每套棉衣,用五斤棉花,其耗費,超過了三貫,而且,一旦沾染了雨水,就會廢棄!”
李安國忙不迭地吐露苦衷,在沒有后世的防水情況下,棉衣一旦沾染了雪水,自然就不行了。
“那,填充鴨絨,鵝絨,給我不惜一切代價,再次弄二十萬套,一定要有備份,損耗!”
皇帝冷聲道。
不過,冬裝除了衣服外,皇帝還另有措施。
他讓人準備了大量的手套,襪子,耳罩。
這些東西,只要穿戴好,就能減少大量的非戰損失。
當然,最關鍵的凍傷,露在外面,難以避免的情況下,他還有絕招。
“陛下,為何準備那么多的豬油?”
“肚子里沒油水時,大豆油不頂用,那用這些豬油,就是上好的法子!”
李嘉輕聲說道。
在他們的面前,數以萬計的桶裝豬油,被擺放整齊,安置在地窖中,隨即會被運送去北方,讓將士們享用。
李嘉讓人打開一桶,看著豬油中的幾只死蟲子,他本來想發怒。
但隨即想到,此時沒有后世的密封,能有這個狀態已經算不錯了。
黃白之色的豬油,已經結成了固狀,聞起來具有莫大的香味。
“一塊豬油,抵得上三碗飯!”
皇帝輕笑道,隨即他又指了指豬油,說道:“如果在冬天,臉上涂上它,就很難生凍瘡,雖然很奢侈,但為了勝利,這一切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