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這沒有命令,擅自調動軍隊,無論在哪朝、哪個將軍麾下,那都是大罪。
所以,金聲桓懷疑到或許吳爭并非一定要將這支軍隊編入自己麾下,而是另有安排。
想到這,金聲桓反而輕松起來,甚至對自己拖延兩日來援,導致這支軍隊多出了不少傷亡,有些內疚。
“當然可以!”金聲桓的臉色燦爛起來,“無論沈大人想去哪,我都可以送你去。”
沈致遠聞聽大喜,“那就多謝金兄了,回頭我一定在大將軍面前為你說項,讓你復歸我軍序列。”
“那就仰仗沈大人美言了。”
兩人對視,各懷鬼胎,呵呵大笑起來。
半個時辰之后,蔣全義、王一林部,有序地登上金聲桓的艦船,沈致遠、錢翹恭率部登上自己的船只。
可憐清軍眼睜睜地看著明軍輕松撤退,不敢越雷池一步,只能望海興嘆。
……。
要說沈致遠還真不是趙括。
他從松江出發,這幾天一直在尋思著從什么地方開始,做一顆韃子拔不出的釘子。
在與錢翹恭爭論了幾十次之后,二人終于形成統一意見。
將這個點,選在了淮安府。
事實上,這個點的選擇是正確的。
太往北,清軍的控制力越強,以區區二千之數,不,就算是再多一、二倍,也是去送死。
淮安府與揚州府接壤,清軍的控制力相對較弱,且臨海,一旦有不測,可以從海上逃脫。
最重要的是,淮安府東南興化縣有兩大鹽場——白駒場和劉家莊。
這兩大鹽場的規模相當大,已然成了氣候。
從宋天圣年間范仲淹修筑捍海堰開始,經元代詹士龍,直到明朝,鹽場的規模已經相當龐大。
鹽業的發達,使得這兩地成了人口密集之地,商業隨之繁榮。
沈致遠、錢翹恭將地點選在此處的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這里足夠他們鬧騰。
越是有錢的地方,清廷越忌諱暴發戰爭,特別是現在清廷財力拘緊,將這處稅賦之地打爛了,吃虧的自然是清廷。
金聲桓頭痛得要命。
因為沈致遠著實有些不要臉,他向金聲桓要糧食,要完了糧食要武器,要完了開武器還提出讓金聲桓派人駐留,以防不測時,還能得到金聲桓的增援。
這就有些過份了,金聲桓自覺不是保姆,可為了早些送走這個死不要臉的,金聲桓終究留下了兩條船和十幾人。
這下,一個人沒賺到,反倒是賠了不少,金聲桓由此暗暗發誓,以后得避著這廝走。
……。
次日傍晚時分。
沈致遠率部登陸,隨即向白駒場發起了進攻。
可想而知,鹽場之地,駐守的無非是些小吏和衙役,怎能抵抗得了這群虎狼?
幾乎是傳檄而定。
隨即,沈致遠分兵,自己率一部進攻興化縣城,錢翹恭率部奪取劉家莊。
天亮時,興化縣全境就落入了沈致遠的手中。
可憐江北圍剿的清軍主力,一時無法得到明軍的行蹤,他們依舊滯留在海門一帶。
這下,以這兩位老兄的鬧騰勁,夠清廷吃一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