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史悄悄交待了他麾下的幾個長林衛幾句,等長林衛領命而去,他就悄悄地往后溜。
黑燈瞎火的,除了雙方前頭有火把照映著,后面是一團黑。
當數十枝箭矢“嗡……”地由“叛軍”后面射向敵軍時,這引起的后果是,一場矢戰突然暴發。
這種人員密集、毫無遮擋的大街,雙方一旦開始相互射箭,那就是站著被“槍斃”。
一時間,雙方有數百人倒下。
一旦見了血,那就是個不死不休的不了局。
雙方前鋒沒法退,后面都是人。
既然沒法退只能等死,那不如沖上去,或許還能拼出條活路。
就這樣,淮安城中最大的一場血戰,就這么“莫名其妙”地暴發了。
這些大河衛將士,原本沒想著拼命,可眼下卻不得不拼命了。
該死的趙史,采納了陳棟的建議,將許多將士的家人如今起來,帶在后面充人數,原本是想著壯壯聲勢,不想此時大戰一起,這些家人就等于是待宰的羔羊。
心里想著身后家人安危,是個人,這時也只得拼命了。
趙史的計策絕不絕?
都絕到他家祖墳了!
……。
祖大弼其實判斷得出城外泰州衛不斷地進攻是佯攻。
可判斷得出歸判斷得出,應對還是必須謹慎應對的。
所謂佯攻,那也是攻啊,誰能保證,佯攻不會突然變成真攻了呢?
所以,這一夜的聚精會神,讓祖大弼確實忽略了身后城下,還有這么一群亂兵。
祖大弼是太相信這支漢八旗的戰斗力了,當然,漢八旗的組成,那都是老兵,除了從降清的明軍之外,就是從東北征召的當地漢人。
無論從體格和對刀劍弓弩熟稔的天性,都不是尋常南方人可以比擬的。
可問題是,那得看時候、看戰場地形,就這直不隆冬的大街上,最勇猛、再弓馬嫻熟的人,其實和一個普通人沒兩樣,反正就是“噢”地一聲沒聲息了。
趙史想出的計策雖然陰損,但從最后的效果而言,其實是正確的,因為在這樣漆黑的夜里、毫無遮擋的區域,突然暴發的戰斗,其實是“叛軍”占了大便宜的。
一命換一命,無疑是“叛軍”占便宜,無天良的便宜。
這也是事后,趙史幾乎差點死在大河衛將士手里的主要原因。
因為恨哪!大河衛將士把趙史恨到骨子里了!
這一夜有多少無辜的將士家人,因趙史的那數十枝箭喪生,其實已經算不清了,不是大河衛將士連自己家人都算不清楚,而是無數將士自己也戰死了,有些甚至已經沒有人知道他們是誰,花名冊上的僅僅就是個名字。
原本該有的籍冊,也因數年前,清軍占領淮安府時,被當時將領一把火給燒了,因為一旦清軍按名冊追索,無數淮安府的士兵家眷都會被迫害。
只是燒名冊的將軍,絕不會想到,淮安、大河兩衛會降清。
當然,趙史被人追殺之事,那是后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