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也不知道,南門已經被攻破。
他此時還想著,只要率數百騎到達北門外,敵人就會慌亂,南門敵人就不得不分兵增援北門,如此,目的就達到了。
可當看見對面竟是淮安城守將祖大弼當面時,蔣全義是真樂了。
“弟兄們,天上掉餡餅了……接不接啊?”
“接!”
就在這么一陣會心的哄然應聲中,數百騎對祖大弼及其部,發起了突然沖鋒。
說蔣全義這小子運氣好吧,還真好到了極點。
祖大弼所帶的嫡系旗兵,不下六千之眾。
就憑蔣全義麾下這數百騎著馬的火槍兵,去沖擊六千旗兵?
這要是平時,祖大弼能分分鐘教會蔣全義做人。
這不是班門弄斧了嗎?
要知道,蔣全義自己的騎術,就非常不堪,也就是個騎了馬的將軍,罷了。
軍校根本沒有設騎兵科,除了斥侯騎馬跑得快,北伐軍士兵中,騎術屬于自帶技能。
可此時不一樣啊,祖大弼樂顛顛地帶著親衛,迎上前去。
這不是肚餓遇著送饅頭的嗎?
直到雙方距離接近到不足一里地時,祖大弼才從對方軍服上,發覺了不對勁。
其實這距離因大霧還是看不清軍服的,但形狀卻能被沙場老兵祖大弼分辨出來,一是祖大弼清楚自己麾下騎兵跑動所產生的雜聲,那是因為騎兵裝備著鏈甲,金屬相撞,產生的聲音是獨特的,數百騎同時發出的聲音,更為獨特。可對面騎兵除了蹄聲,什么聲都沒有。
二是著鏈甲后,人的身形自然會大了一圈,顯得有支楞,可對面騎兵,身形瘦削,小了一圈。
發現兩點異狀,要是再不反應過來,祖大弼那就是個傻子了。
祖大弼隨即奮力撥轉馬頭,甚至來不及知會身邊親衛,沖著后方己部人馬大喝道:“敵襲!!!”
然而,這顯然是晚了,蔣全義部已經加速,不到一里的距離,眨巴眼就到。
可憐祖大弼甚至想再反身迎敵的時間都沒有,被蔣全義策馬從背后一撞,落馬了。
旗兵反應很快,迅速散開,組成陣形,讓蔣全義心中贊嘆,這祖大弼練兵有一套。
可這沒有用,因為泰州衛迅速將落馬的祖大弼包圍起來,成了甕中之鱉。
主將落入敵手,投鼠忌器,旗兵不敢攻。
雙方隔著一里地,陷入了短暫的僵持。
蔣全義得意地一撥馬頭,圍著包圍圈蹓了一圈,然后在祖大弼面前勒馬停下。
祖大弼此時反而安靜了,他面無表情地看著蔣全義。
“蔣將軍既出現在此地,想來武家墩、清江浦已經失守?”
“沒錯。”蔣全義點頭道。
“將士是潰是亡?”
“幾乎兵不血刃。”蔣全義不無得意地道,“不過,武家墩的騎兵若是追到清江浦,那是死是活就難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