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感謝書友“立立之之”的打賞。
吳伯昌、錢瑾萱這下鬧心了。
吳伯昌做為家翁還好些,無非是自家門下多個媳婦的事,可問題是,吳伯昌心里還藏有個梗,那就是“養女”吳小妹。
錢瑾萱就不同了,她之前進門時,曾私下應承過吳小妹,同時又得考慮王側妃的位置,如果收下李海岳,那么以李海岳的身份,必將是側妃,也就是說,側妃位滿了,那怎么兌現對吳小妹的承諾?
同時,自小所受的教育,讓錢瑾萱很清楚,這不僅僅是一個側妃位,而是一方勢力的介入,和對吳王勢力利益的瓜分。
而這一點,對錢瑾萱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如今的吳爭,距離至尊之位,僅一步之遙,甚至可以說,只要吳爭愿意,隨時可以自立,并不需要篡位而發動內戰。
所以,一個沒有任何交情的勢力突然介入,對錢瑾萱自身的地位,有可能形成威脅。
當然,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錢瑾萱尚不了解吳爭是何想法。
雖說有吳伯昌擔了一半責任,可畢竟吳爭還不知情。
可如果不應,就會帶來晉、吳雙方互信的欠缺,此時北伐軍正是需要外力幫助的時候,如果雙方聯姻,李定國就會率軍從閩越北上湖廣,這對整個戰局都是至關重要的。
公媳二人理不清頭緒,一時間還真難決,不得不讓錢瑾萱出面,去說服吳小妹。
……。
“我可能……要失信于你了。”
“嫂嫂的意思是……大將軍府已經同意,接納那小女孩,成為吳王側妃?”
吳小妹的臉色,看不出任何波動,只是靜靜地反問道。
錢瑾萱有些驚訝,不過依舊歉然地道:“夫君及二衛被困于淮安,敵人數倍于我,加上有長江天險之隔,援軍無法迅速北上救援,權衡利弊……我與公爹皆認為,須接受永歷、晉王的提議,來換取大西軍出兵。小妹……。”
“無非就是多了個嫂嫂罷了。”吳小妹冷靜地說道。
這種冷靜,反而讓錢瑾萱有些擔心起來,“你不怪我?”
吳小妹搖搖頭道:“如果哥哥有不測,任憑你我之前有過任何約定,那也只是鏡花水月……相較于此,能讓哥哥安然歸來,才是最要緊的……這道理,我曉得。”
錢瑾萱有些激動,她上前拉住吳小妹的手道:“真是好妹妹!”
……。
于是,這樁古怪的聯姻就這么在正主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吳伯昌、錢瑾萱給定下了。
十三歲的李海岳,一個恐怕真能說是目不識丁的女娃,轉眼成為了吳王側妃。
而與李海岳同來的少年,李定國的長子李溥興,按李定國的意思,留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