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感謝書友“20180616213205983”投的月票。
這次吳爭和鄭森的會晤中,有一次不為外人知曉的談話。
鄭森在當時,問過吳爭一個問題:“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吳王殿下將置明室于何地?”
吳爭答曰:“不畏多,畏亂、畏不治、畏無序!若日后天下遵循道德、倫理、權益和尊嚴,吳爭愿拱手讓賢!”
鄭森追問:“以何為賢?”
吳爭想都不想,答道:“可令漢族復興、可令華夏振興、可令中華之威傳至四海、布武天下者,是為賢!”
“揚武抑文、窮兵黷武……吳王這是想顛覆祖制?”
吳爭沉思了一會,抬頭笑道:“何為祖制?對付一個已經不合時宜的傳統,我認為,最好的方法就是,另起爐灶。”
“果真還是顛覆?”
“當然,如果架子還有用,盡可以讓它繼續存在著,它的存在其實并不影響現實。試想,神的存在,就從來沒有影響過古往以來的王朝政權……但核心,須重置!如果你堅持認為這是顛覆,那就顛覆吧!”
架子?
神?
重置?
吳爭的話讓鄭森驚訝、錯愕不已。
“秦失其鹿,吳王欲獵之乎?”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若有人……欲強奪之,吳王又待如何?”
吳爭哈哈大笑起來,看似隨意,卻豪氣萬丈的一揮手,道:“在本王眼中,這天下沒有什么是一衛北伐軍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衛……。”
鄭森隨之沉默,但在最后,他同意了吳爭關于兩軍合力共討滿清的倡議!
史書記載……是日,吳王以一種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豪情,感染了尚舉棋不定的延平郡王,使得北伐大業的成功之日,瞬間提前了不下十年,是為“灘滸山會盟”。
……。
衛匡國從來沒有象現在這么尷尬過。
他倒沒有與各國番人一起落井下石的意思和作為,他只是做為各國番人的傳聲筒,向大將軍府提出了抗議和要求。
可衛匡國沒有想到,此時他又做為被委托人,向大將軍府提出談判解決爭端的請求。
衛匡國無法拒絕,因為這同樣牽扯到教廷、和他自身的利益。
“尊敬的吳王閣下……這是一場誤會……死了太多無辜的人,是時候結束這本不該發生的戰爭了……。”
衛匡國注視著意氣風發、剛剛回到杭州府的吳爭,詞不達意地說道。
人逢喜事精神爽,已無后顧之憂的吳爭,微笑地看著衛匡國,“馬爾蒂尼先生,咱們可是老朋友了……有話請不妨直說。”
“我受聯合艦隊統率克里?索恩將軍的委托,此來是請閣下同意就北伐軍港口侵占各國商人貨物案,雙方進行交涉……。”
吳爭笑著搖搖手道:“馬爾蒂尼先生誤會了,北伐軍征用各國商人在港貨物之事,本王早有決斷,由大將軍府財政司原價賠償,并支付相應利息,這無須交涉……需要交涉的是,就各國聯合艦隊入侵我朝海疆、并致使我水師遭受重大損失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