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體仁率前鋒急襲英武衛駐地,可他依舊還是慢了一步。
廣信衛本就是被趕出京城南下的潰軍,從河南一分為二,大部分追隨了忠義夫人、李過等人,另一部分去了陜甘,當時輜重丟失,數十萬人難以裹腹之時,不多戰馬就成了維持生計的不二選擇。
后來李過所部輾轉于湖廣九江一帶抗清,被吳爭收編。
他們缺少戰馬,從湖廣至江西更無法補充、編練騎兵。
所以,廣信衛只能靠兩只腳丫子奔跑,步行的速度嘛,能怎么快?
加上之前,占據了絕對兵力優勢和火力優勢的廣信衛,蕩平飛熊衛駐地不設防的清軍,用了一個多時辰,就算劉體仁率前鋒迅速脫離,向西奔襲,趕到英武衛駐地又花了半個多時辰,早已被斥侯偵知飛熊衛駐地軍情的英武衛清軍,不但已經嚴加防備,同時還派人向鳳陽派人了告急信使。
劉體仁這次,算是遇上了硬茬了。
他的三千前鋒,一頭撞在了英武衛駐地,三千嚴陣以待的清軍身上。
隨即爆發了激戰。
到了這個時候,劉體仁心里其實還不著急,只要鳳陽府敵人援軍不立即趕到,那么,他所部跟在后面還有四、五千后軍可以及時趕來,以七、八千對陣三千,此戰還有可為之處。
這邊兩軍拼命廝殺,殺得天暈地暗,殺紅了眼。
此時,鳳陽府的阿濟格,也確實被嚇了一跳,李過敢以雞蛋碰石頭?
阿濟格是真想不通了,明明吳爭殺死了李過的長子,李過怎么還這么想不通,非要與自己死拼,阿濟格甚至派人許諾,給李過一個巡撫當當,雖說不能和建新朝的國公爵位相比,但總算是一州“土皇帝”,這與李過現在的困境相比,那是輕松愜意多了。
但既然李過出招了,阿濟格自然也不會怕他。
阿濟格隨即下令,派出一千騎兵為先鋒,后續一萬漢軍(原徐州駐軍),急往南增援。
那么,阿濟格任誰為主將呢?
這任命,就非常有意思了。
阿濟格任章京愛松古為主將,愛松古是納喇氏,滿洲鑲白旗人,初時追隨努爾哈赤,后追隨多爾袞,可多爾袞死后,愛松古受到了牽累。
好在他雖然不讀書,可心機還是有的。
在多爾袞南下徐州之后,愛松古就預感到不對勁,他迅速改旗易幟,投了阿濟格。
所以,愛松古并非是阿濟格心腹。
而他的官職章京,確實是拿不上什么臺面。
按清廷軍制,領兵者基本可以稱為章京,這就象漢人口中的“將軍”一樣,不管是不是真的將軍,或者不管是上將軍還是偏、裨將軍,那都是稱將軍。
而清廷的章京就更夸張了,昂邦章京(相當于明總兵)、梅勒章京(相當于明副將)、甲喇章京(相當于明參將)和牛錄章京(相當于備御官)。
而牛錄章京,滿編也就是三百甲士。
也就是說,愛松古這章京真拿不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