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他懶得動,也是,他本就是個能躺絕不坐、能坐絕不站、能站絕不走的人。
他在等,等人救命,也對,他已經盡力了。
如今沒死,已經是祖墳冒青煙了,還要讓他怎么著?
老張看著清軍前鋒從他的身邊沖過去,他,裝死,特象!
聽到從山上滾下的火藥臼連串的爆炸和清兵凄厲的哀呼,他在笑,心里在笑。
他似乎看到了自己人大勝,他被論為首功,然后回鎮為她贖身……再然后生幾個大胖小子,全家衣食無憂……。
可漸漸地,老張聽不到火藥臼獨特的爆炸聲了,哀呼聲也變了。
老張心中著急,他偷偷地睜開眼,強忍著胸腹間的劇烈痛楚,偷偷地扭過脖子往上看,他看到了鎮上青壯一個接一個地被清兵箭矢射中,然后,不斷地滾落……。
老張心里苦,不是說能打贏的嗎?不是說要論功行賞的么?
他慢慢回過頭來,看向那不遠處引火繩的斷頭,這是被硬扯斷的,或許是引火繩布得太長,被蠻力拉扯斷了。
可老張不敢起身去點,因為清兵還有后軍近在咫尺,他只要一起身,鐵定瞞不過這些韃子兵。
直到羅科鐸親自率后軍往山上沖,經過老張身邊。
老張再也按捺不住了,兔死狐悲、唇亡齒寒的道理,他讀私塾時就知道的。
如果山上人全死光了,誰來為他論功行賞?
他的功績,誰來為他證明,還有翠香樓中的她……。
老張開始爬動,沒有人注意他。
他順利地一點一點接近引火繩的斷頭,直到能用火折子一觸引燃時,還是沒有人注意他。
老張在慶幸的同時,心里還有一絲絲失落。
因為沒有人注意他,哪怕他能一人之力殺許多敵人,可,沒有人注意他。
引燃導火繩,就必死。
因為導火繩斷了,斷在了非常接近埋設“土雷”的區域,或許青壯能迅速逃離,可老張不能,他逃不了,起不了身。
老張在苦笑,自己這輩子,從來都是活得窩窩囊囊,好不容易能做回英雄,卻還是無聲無息。
老張在流淚,笑著流淚,為自己,也為山上那些鄉鄰、兄弟。
或許真是死到臨頭了,便能爆發出一絲英雄豪氣。
老張突然以雙臂撐起,搖搖晃晃地起身,他用盡全力向山上大喊,“殺韃子嘍……!”
這聲音其實不太響,可戰場確實不大。
山腳到山頂,三、四百步的距離,沒有了爆炸聲、沒有拼殺聲,老張的聲音就傳得遠。
這個聲音仿佛壓過了所有聲音。
甚至讓軟倒在地的劉放,也不禁撐起身子,伸出頭向下看。
一看,便震驚了。
這一刻,不可否認,劉放心里是震撼的。
山上青壯們的心里,是震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