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八旗,雖說有個“漢”字,但真不能把它當作全是漢人組成。
其實,它里面大多是當時關外漢人為主體,集合了關外各族,譬如高麗人,甚至滿、蒙兩族也不少。
而關外的漢人,其實已經被滿人同化,他們甚至不認為自己是明人,更勿論是漢人了。
他們的性格、習慣、語言幾乎與滿人無二。
所以,當吳淞衛第一波八百人前鋒從城墻上向內沖下時,遭遇的抵抗是激烈的。
這是一場吳淞衛從來沒有經歷過的血戰,雙方士兵因為擁擠,而全無戰術動作,只是憑著本能,野獸般地本能,在互相撕咬著。
而這一點,清軍明顯占優。
吳淞衛的炮火已經無法提供支援,炮彈不長眼睛,魯之域也不是李過,可以下令無差別射擊。
就算魯之域是李過,親臨戰場的吳爭,也不會答應。
這不開玩笑了嘛,為了一個海州空城(城中百姓已被韃子屠戮),吳爭根本不會去考慮這種非主流手段。
激戰半個時辰,向城下沖的吳淞衛,被清軍硬生生地迫得往城墻上退。
不僅僅力不如人,關鍵是吳淞衛一人高的火槍,根本在戰場上施展不開,人潮太擁擠了。
而緊隨著登上城墻的吳淞衛攻城后軍,根本無法加入戰斗,雙方有不下五、六千人,就擠在南門內側,方圓不過二、三里的區域,可謂是水泄不通啊。
雙方都在拼死擠壓對方,用指甲掐、用牙齒咬,戰斗仿佛回到了原始部落時期。
以至于當有吳淞衛士兵驟然引爆身上手雷時,爆炸僅僅是發出一聲悶響,出現的空洞,眨眼間就被人潮填充,就象沒有出現過一樣。
……。
“王爺,這樣下去不成……這等于揚敵軍之長了,我軍是火器軍,卻在與敵近接……依我之見,還是撤回來修整之后,再繼續攻城……!”
魯之域確實是急了,一向剽悍的吳淞衛,哪打過這種仗?
之前被錢翹恭硬生生擋在新壩鎮外充當肉盾、砧板,已是傷亡慘重,如今在海州城墻上再來一次,那吳淞衛就真打殘了。
他方寸已亂,現在只想得到吳爭的允準將部隊撤回來。
而吳爭望著南門方向,遠處時起時伏的火光,悠悠道:“……其實,我軍是占了大便宜的。”
這話令魯之域一愕。
吳爭指著戰場方向道:“城中敵軍兵力遠勝于我軍,單兵體力、戰技也勝于我軍……岳樂之所以不敢出城主動迎戰,無非是兩個原因,一是有濟席哈、藍拜的前車之鑒,岳樂擔心再次中伏,二是岳樂心里很清楚,清廷并無南下計劃,就算他主動迎戰打勝了,恐怕也得不到該有的獎賞,這樣損兵折將打一場舅舅不痛姥姥不愛的仗,他自然是沒興致的……況且我軍炮火強大,他也未必有穩贏的自信。”
說到這,吳爭回過頭來,看著魯之域道:“海州擋住了我軍北伐的路線,我軍又拖不起時間……要勝利就得付出代價,你,做好準備了嗎?”
魯之域心里一揪,他明白吳爭的意思,也清楚了自己和吳淞衛,注定要做這塊剁肉的砧板。
他深吸了一口氣,昂首道:“末將……做好準備了!”
吳爭滿意地點點頭,問道:“低手里還有多少人?”
“三千人。”
“唔……頂上去吧!”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