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爾哈朗回頭掃了洪、范一眼,道:“老臣心中倒是一個人選……還請皇上參詳。”
“是誰……叔王快快講來。”
“錢謙益。”
這名字福臨熟悉,自己人哪,倒多爾袞、清算多爾袞,也有此人一些功勞。
于是福臨下詔,“即召錢謙益入宮見駕……另,鑒于此戰之敗,新軍急需補充兵員……著安郡王岳樂戴罪立功,以觀后效……另,著戶部撥出相應銀兩……。”
除了濟爾哈朗,所有人面面相覷。
敢情,鬧了半天,反救了岳樂、成全了錢謙益?
都道天有不測風云,可誰能知道,不測的是風還是云?
亦或者是……風云?
……。
武英殿決定得是應對的框架,具體細化落實,自然有六部和相應官員。
洪、范之所以不贊成岳樂的說法,并非他們二人想不到岳樂所擔心的事。
事實上,最不愿意清廷敗亡于建興朝之手的,就是洪、范等人。
在他們眼中,建興朝是亡明的鬼魂,而他們無疑是亡明的罪人。
鬼魂一旦復活,他們就得做鬼去。
所以,他們恐怕是最盼著滿清萬萬年的人了。
可洪、范為代表的降清漢臣們,更不希望與建興朝打一場沒有把握的決戰。
如今的形勢,非常惡劣。
入關占據順天府,竊居華夏寶鼎之后,清廷兵分三路,一路西北、一路湖廣、一路江南,原本以為,最容易的就是江南這路了。
容易的事,自然是多爾袞、多鐸一脈的份內事了。
只要掃平江南,這一路就能和湖廣那路在閩粵之地會師,如此就算是西北陜甘一時半會無法肅清殘敵,只要這兩路調頭北上,自然可以抵定,一勞永逸。
可惜,就是江南這最容易的一路出了問題。
五年下來,清廷在揚州至寧波這一狹長地域,折損了超過二十萬大軍,其中有八旗的真金白銀不下二萬人,同時還折損了多鐸、博洛等一批悍將。
這就造成了江南這一路清軍,無法達成與湖廣中路清軍的會合,致使在后來大西軍揮師北進時,中路清軍獨木難支、孤掌難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