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放爽朗的李定國,能說出這樣的話,確實是難得。
可吳爭沒有心情調侃,只是默默地聽著。
“李某知道,你是在維持劉將軍。”李定國嘆了口氣,“如果不是這樣處置,日后劉放必不得……善終!”
吳爭臉色有些波動,悠悠道:“叱咤風云的大將軍,終究是活在想象中的,誰也體會不了這光彩背后的痛苦……劉放還好些,畢竟是抗擊外族……可你我若是……。”
吳爭沒有說下去。
因為不必說,李定國能懂。
“你……你就這么肯定,建興帝定比陛下更圣明?”李定國又有些氣急起來。
吳爭按了按手,示意李定國別急。
“華夏數千年間,但凡朝代更迭,都是先盛后衰,如同人生老病死,是為規律……把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寄托于一個明君身上,便是千百年來最大的弊端。”
李定國臉色大變,他很意外,甚至比吳爭說出想自己當皇帝,還意外。
雖然吳爭在前兩次都有示意過“虛君實相”的意愿,但如此明確地說出來,還是讓觀念已深的李定國接受不了。
“荒謬!”李定國低聲怒喝道,“君為臣綱……我族千百年來皆遵三綱五常之禮……你若行此大逆不道之事,必被世人唾罵、遺臭萬年!”
吳爭微微嘆息一聲,不就差了三百多年嗎,有這么難以接受嗎?
非要供個神在自己頭上,有意思嗎?
可吳爭同樣清楚,這方法確實行不通,民眾已經習慣了頭上有個皇帝在,真要一朝改了它,恐怕自己真可能成為萬矢之的,甚至比自己“竊國”更不能被人容忍。
吳爭不再堅持,道:“我想見永歷帝……可否引見?”
李定國皺眉道:“你想說服陛下……還是省點口舌吧。”
吳爭搖搖頭道:“不僅僅是說服,我主要還是想……確定之后的兩軍戰略進攻方向,否則,大西軍和北伐軍并頭齊驅,稍有不慎,就會產生摩擦……平白讓清廷見笑。”
李定國聽了,點點頭道:“這倒是……可陛下定不會允準北伐軍在河南、湖廣存在,為了這事,陛下已經十數道旨意申飭于我……還是算了吧,若你向陛下提起此事,說不定就鬧得不能收場。”
吳爭搖搖頭道:“未必。”
“何意?”
“此一時彼一時……連秦王都封出去了,還有什么不能商量的?”
李定國臉色再變,長長嘆了口氣道:“……或許,陛下有不得已之因吧。”
吳爭突然起身,微笑道:“夜深了……此次晉王陪我來探視,那明日我陪晉王去進見永歷帝,也算是投桃報李了。”
李定國慢慢起身,盯著吳爭道,“你真要去?”
“當然。”
“不怕孫可望拿了你為質?”
吳爭哈哈大笑,指著李定國道:“有晉王同行,我怕啥?”
李定國愣了愣,隨即抬手,也指著吳爭笑罵道:“看你面相,原本以為你是個實在人,想不到也這般油滑?!”
吳爭說得沒錯,有李定國在,自己還擔什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