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公眾.號每天都會發現金、點幣紅包,只要關注就可以領取。年末最后一次福利,請大家抓住機會。公眾號[書友大本營]
清廷之所以敢倉促出兵決戰,被逼急了是一方面,但更是看準了一點,那就是戰場——近!
離京畿近,增援容易,撤退也容易。
而北伐軍需要渡過長江,再輾轉二千里,方可到達戰場,這其中因地形、天氣、道路等等的延誤,是不可抗拒的。
當然,還可以由海路北上,可此時最大的一千六百石主力戰船,滿打滿算能裝載一千左右士兵,尚不計需要運載配屬的火炮。
想運送三萬大軍增援,需要數十艘戰艦,這還是理論上的,因為海上的天氣、風浪更不可控。
所以,將戰場拉到長江岸邊,確實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御敵方法。
前提是,喪失江北本就不穩的民心,還有后方官紳、民眾心中的怨懟。
許久,吳爭終于將目光從已經滴下冷汗的冒襄臉上移開,這讓冒襄如釋重負。
“其實孤一直在想,為何要死守海州、徐州……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吳爭悠悠道,“可惜啊,這道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就難了……若孤真下令棄守,致徐州、鳳陽、淮安淪喪,揚州成為戰場……呵呵。”
吳爭苦笑道:“怕江南百姓得指著我的脊梁骨罵……!”
冒襄點點頭道:“王爺說得甚至是……這事,確須從長計議!”
“從長計議?”吳爭怪笑著看著冒襄,“哪來的時間容你我從長計議?”
冒襄連連應是,心道,只要你不棄守,任憑你怎么說,都對,我都點頭就是,萬不可真將那黑鍋扣我頭上就好。
一旦被人知道,是我冒襄向吳王建議棄守徐州、淮安,將戰場南移至揚州府,到時,千萬人的唾沫,都能將自己淹死。
而最讓冒襄不能忍受的,就是他是如皋人,這要是被家鄉父老得知……冒襄想死的心都有了。
“知道為何第一軍主力遲遲沒有北上渡過黃河嗎?”吳爭古怪地看著冒襄。
冒襄吃驚地看著吳爭。
“對……你猜對了!”吳爭嘿嘿一笑。
冒襄腦子“轟”地一聲,他無意識地瞪著吳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