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會來援嗎?”
這已經是李定國問出的第三遍了。
白文選已經煩了,不是煩李定國抱有幻想,而是煩這個無聊的可以不假思索就能明白的問題。
【看書領現金】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看書還可領現金!
“二哥,不會來了……建陽衛、左營和池二憨所部皆已后撤,他……怎么還可能來,來送死嗎?”
李定國站在門口,目光遙望著東方。
“可我總以為,他會和那些人……不一樣!”
“二哥,沒什么不一樣的……其實,吳王也不容易,如今北伐軍的主戰場在徐州至青州一線,建興朝堂上,畢竟不是他一個人說了算的,僅靠鳳陽府池二憨及李過的廣信衛……杯水車薪,來了……怕也派不上多大用場……何必呢?”
馬文選的話,不免有些牢騷。
也是,明知是飛蛾撲火,三萬多人去攻吳三桂重兵把守的信陽州,這不是以卵擊石嗎?何況商城還在阿濟格大軍環伺之下,一旦出戰,難免腹背受敵。
馬文選反對出兵攻伐吳三桂,他想得是,大西軍應該迅速向東轉進,與建陽衛、左營和鳳陽北伐軍會合,這樣才能有喘息之機,為日后反攻奠定基礎。
但馬文選無法反對李定國的決意,這不僅僅是官爵位高低,而是……盲從。
有些人,在經過一些事之后,就會對某個人依賴和盲從。
大西軍在這十余年中,從鼎盛到衰落、生死一線,再到如今坐擁云貴、閩粵及川蜀半壁,沒有李定國,就沒有如今大西軍。
馬文選心里就算有十萬個不愿意,也不會去違逆李定國的決意。
但,這不代表著他不能發發牢騷。
因為他確實不知道,李定國為什么要決意打這場根本毫無意義的仗、十有**會打輸的仗,因為,就算打贏了,也救不了永歷皇帝。
“不等了!”李定國慢慢回頭,他的神采開始煥發,“求人不如求己……傳本王帥令,全軍向信陽州進軍!”
……。
阿濟格聞聽信陽之變,喜形于色。
也對,這不是肚饑時天上掉了饅頭嗎?
來得正是時候呀!
汝陽城之圍頓解,讓阿濟格有了喘息之機,否則,就算城中兵力足夠,在三面包圍的情況下,滿天的矢石終歸讓人壓抑萬分。
不僅如此,還給了阿濟格反擊的機會。
所以,阿濟格打算“頓時原諒”吳三桂之前的“消極怠戰、心懷不規”,派出了使者前往信陽州,欲聯合吳三桂,夾擊大西軍。
以阿濟格此時的心思,那就是,須畢其功于一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