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不知道吳三桂心里到底在盤算著什么。
按理說,圖窮匕現,連永歷皇帝都抓了,還能有退路嗎?
眼見著大西軍已經傾巢向西撲來,眼見著阿濟格帶著潭水般善意、誠意的使者到達信陽城。
可這個時候,吳三桂反而猶豫起來了。
他甚至下令,軍隊沒有他的命令,不得出城迎戰、伏擊朝信陽而來的大西軍。
這真是咄咄怪事啊,連一向被視為吳三桂肚里蛔蟲的夏國相,也猜不出吳三桂真實心意了。
久久得不到回應的阿濟格,不得不懷疑起吳三桂的可靠性。
經過艱難的思忖,阿濟格只能下令,已經南下的大軍暫時停止前進,就地駐囤,靜候自己下一道命令。
小小的汝寧府,囤積了三方合計不下十五萬大軍,嚇得汝寧府的普通百姓,紛紛向東逃難,因為,那邊是漢人天下!
……。
“把馬士英和冒襄叫進來吧。”吳爭對王翊道。
待馬、冒二人進來。
吳爭的臉色嚴肅起來,“孤知道,你們心里一定有許多疑問……孤也確實有些部署,但如今有了意外……王大人,你把方才對孤說的,與他們二人再說一遍。”
王翊面朝冒襄,依舊不愿意搭理馬士英,但還是將方才的話,述說了一遍。
冒襄聽完,駭然道:“無道昏君,自尋死路啊!”
馬士英皺眉道:“恐怕王爺說得意外,并非是游行背后之人是皇帝吧?應該是女署參與了此案……對嗎?”
吳爭搖搖頭,長長吁出一口氣,“孤意外的不是女署參與此案……而是他們喊出的口號是勤王討逆!”
說到這,吳爭有些意興闌珊起來,“孤自問行得正走得端……不想,這江南之地上,還有這么多反對孤的人存在……孤有些懷疑自己,是不是真做錯了……。”
吳爭的神色,讓馬士英三人大驚,主帥沒了信心,還能成事嗎?
冒襄急勸道:“不,王爺不能做如廝想……江南數十府,千萬民眾,可參與游行者也僅十余萬人……何況,這些人中,尚未知有多少是受人蠱惑的……他們并不是反對王爺,而是受人利用,只是不想與敵言和罷了。”
馬士英也勸道:“千萬人與十萬人相比,百中取一而已,就算這些愚民不可教化……殺了即可!”
王翊聽了大怒,指著馬士英大罵道:“奸倿飽藏禍心……王爺,萬萬不可聽信此獠讒言……殺不得啊,這些可都是良民!”
馬士英其實心中并不這么想的,只是一時情急,怕吳爭失去信心功虧一簣,這才下了猛藥。
可被王翊直接罵為奸倿,指責進讒言,一時也怒了,“王完勛,你自命清貴……好,那你倒是說說,王爺午前就通告兵諫,如果皇帝調集起這十萬之眾來……人言可畏啊,你有何良策?”
王翊低頭想了想,然后向吳爭道:“當日游行鼎盛之時,十萬余人確實不假……可畢竟分散于各府,應天府最多不過三萬人,就算各府聞知今日之變,陛下想調集如此規模的人來響應,也是遠水難解近渴望……想來應該沒有那么嚴重!”
吳爭皺眉,搖搖頭道:“未必……此次來京,孤是有準備……可沒想到啊,反被人設了一局……試想,三日之內,他就能讓各府游行海晏河清,在有準備的情況下,未嘗不能在一日之內,將人手聚集起來……孤小看他們了!”
“王爺是擔心,陛下集結禁軍、右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