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喀木所料沒錯,此時出現在澮水河岸的重騎,身后、兩翼,怎么少得了護衛輕騎呢?
小林騎,有著不下二萬輕騎護衛。
聽起來,這很……奢侈,但如果知道一重騎,有著三匹備換的戰馬,那就可以理解了。
可風雷騎,哪來的二萬騎兵?
除了風雷騎、平山衛,自然還有經過這半月串聯而來的降清明軍,曾經的遼東明軍,它們與吳三桂的關寧鐵騎,同根同源!
也就是說,到了這時候,清廷京畿周邊,幾乎已經沒有多少為清廷效力,肯與北伐軍硬撼的降清明軍了。
這世上樹倒猢猻散之事,向來有之,并不出奇。
甕中捉鱉的時刻來臨了。
吳爭想要全殲岳樂所部,甚至將西路戰局反敗為勝的時刻,來臨了。
北伐的大門,此時,真正向吳爭徹底敞開了!
……。
機會,需要人去把握。
吳爭敏銳地感覺到了這一縱即逝的戰機。
當然,他并不知道錢翹恭、祖大弼會給他這么大一禮包。
沒錢看小說?送你現金or點幣,限時1天領取!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免費領!
吳爭之所以“孤注一擲”,其實也是被逼,被沈致遠、蔣全義那兩貨逼的。
好好一場“鐵爐戰法”,愣是被這二人,做成了夾生飯。
吳爭心里,抽死這兩貨的心都有。
可話得反過來說,沈致遠、蔣全義發動這么一場險中求勝的反擊、偷襲戰,在吳爭看來,勝算確實不大。
如果派出的不是沈致遠槍騎,而是風雷騎,那吳爭會覺得勝算大些,倒不是看不起沈致遠的槍騎,而是槍騎配備的,依舊是射程只有三、四十步的短銃,這種短銃對步兵非常有效,可對付以騎射著稱的滿騎,就稍欠火侯了。
但風雷騎下,有小林騎,游騎的騎弓射在重騎鐵甲上,那就象撓癢癢一般,連短銃都射不穿的鐵甲,又豈是騎兵短弓可以威脅得到的?
只要以重騎為鋒,風雷騎確實能夠威脅到鳳陽城北敵人,可惜,風雷騎已經半月失聯,而且,兵力也不足以對敵人進行圍殲,最多是擊潰。
所以,在吳爭看來,不能圍殲的反擊,就不是好反擊。
那還不如按原計劃誘敵南下,來得妥當。
可吳爭同樣心焦如焚,因為不管是沈致遠、蔣全義那兩貨,還是那兩貨麾下的軍隊,吳爭都不能舍棄。
在這種考慮下,吳爭只能重拾當年打法,那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哪怕西路戰局真的糜爛,只要東路撐起來,這場戰爭,還有得打。
吳爭確實決定拼“老命”了。
將南撤所有軍隊一夜之間,調頭北上。
令施瑯水師即刻與王一林、張名振會合,大將軍府新征兵力,被三大水師運向大沽口。
幾乎是傾盡了吳爭此時手中一切可調之兵。
要么不打,打則死戰,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
這便是此刻吳爭改變既有計劃的戰略思想。
這樣的戰略改變,正好契合了錢翹恭送來的大禮包,可想而知,這一波北攻,那是一副怎樣令人熱血沸騰的場面。
……。
喀喀木是運氣不好。
不只是不好,是壞到了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