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于杭州府的這場內亂,清廷的日子就更不好過了。
鳳陽府大敗的消息傳來,清廷震動,順天府內,人心浮亂。
到了這個時候,就不會再有人還敢妄言“收復江南、征伐偽朝”諸如此類的“豪言壯語”了。
太和殿內,死氣沉沉。
數百計的朝臣,竟落針可聞。
一直想親政之后,成為一代明君的福臨,臉色鐵青。
也是,耗盡了國帑,連自己囊中的私房錢、連帶著太后親額娘的嫁妝都陪進去了。
整出十多萬新軍,一戰,沒了一半。
沒了也就沒了吧,還便宜了南邊那小子。
聽說,被俘虜的士兵、戰馬,能整編出三、四萬騎兵來。
最火大的是,東昌府平山衛的臨陣倒戈,引發了京畿周邊原降清明軍的反亂。
這不是要老命嘛!
做為清廷“定海神針”的駐京八旗,早已名存實亡,被多爾袞于徐州糟蹋了一成、多爾博在兗州送了兩成,鰲拜這蠢貨又在小汶河又去了一成多……好嘛,如今的駐京八旗,實際上堪堪及半,就剩下福臨自己手下的正黃、鑲黃等四旗是完好的了。
“……如何應對?”福臨憤怒地喝道,“難道真要等北伐軍打進京城,闖入此殿,諸位才能想出退敵之策么?!”
沒有人回答,誰敢出這個頭?
打仗這玩意,最懼逆勢。
風頭正勁時,哪怕是派出個庸人,也能不斷打勝仗。
可若是逆風時,就算是百戰老帥,那也得吃癟。
若是強出頭,分分鐘能做替死鬼,誰敢出頭?
聽著皇帝咆哮,本已深居不出,但今時不同往日,也來到殿上的布木布泰,尖聲道:“先帝千辛萬苦始得天下……不想,這才幾年吶,就成了這番模樣……也罷,大不了從哪來回哪去……回盛京唄!”
這話引得數百朝臣齊齊跪伏在地,“臣等死罪!”
聽聽,聽聽,都認為自己是死罪,那就一頭撞死了事唄,太和殿里可供撞擊的殿柱子可不少,管夠!
人哪,其實就這樣,但凡真想著自己是死罪的,定是不敢如此吭聲了。
敢吭聲的,必定心里想著,這關我屁事!
也就是嘴上說得好聽,忽悠忽悠坐在上面的皇帝、太后罷了。
可若是皇帝、太后真把這話當真了,那也就……輸了。
布木布泰的威儀,怕是今日不同往日了。
人走茶涼嘛,再牛逼的人,去了身上權力,嘿嘿……分分鐘能領悟怎么做人。
但布木布泰怎么也沒想到,首先向自己發難的,還是自己的兒子,皇帝福臨。
“太后不必煩心……太后深居簡出已久,還請太后回宮歇息,今日之事,兒臣自信能與諸愛想出一個妥善處置的方法來!”
這叫什么話?
做娘的連話都不能說了?
本來福臨還是沒想趕布木布泰走的。
這不是被逼上梁山了么?
沒錢看小說?送你現金or點幣,限時1天領取!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免費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