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感謝書友“蝦米”投的月票。
吳王府中。
黃應運和李溥興酒宴后,被留了下來。
與其說,就留下來,不如說是主動留下。
“吳王殿下,我王令學生轉告殿下兩句話。”黃應運站在吳爭面前,揖身道,“我王說,吳王想讓我朝遵奉建興朝實現天下一統,亦非不可,但四十萬大西軍將士及我朝官員,必須有個妥當的安置!”
吳爭聽聞,大松了一口氣,感慨道:“晉王,真英雄啊!”
“吳王……我王還有一句話。”黃應運小心翼翼地提醒道。
吳爭連連點頭,“說……先生但說無妨!”
“我王第二句話是……。”黃應運抬眼打量著吳爭,又看了看李溥興,臉色有些遲疑。
不想李溥興血氣方剛,大聲道:“我爹的意思是,我妹妹的婚事……大將軍是不是得有個明確的說法,再拖下去,可要誤了我妹妹的終身大事了!”
吳爭笑了。
臉上笑了,心里卻很明白,李定國是大英雄不假,可也不是受人搓揉之人。
如果說,之前自己婉言推卻婚事,李定國還不至于強逼,那么,如今自己主動放棄皇位爭奪,還要幫著朱辰妤勸李定國挾永歷朝并入,那么,李定國就必須強逼自己答應婚事,并公諸于眾了。
道理很簡單,李定國也得為自己和大西軍將士留條后路,一旦兩朝合并,吳爭若與朱辰妤聯手,到時,大西軍被啃得一干二凈,李定國也無法找地說理去!
所以,李定國必須先將與吳爭的聯姻確定了,也就是將大西軍和北伐軍捆綁起來,才能安心。
但李定國確實是英雄氣概,他雖一面將丑話說在前頭,但一面,還是令李溥興、黃應運守諾先運來了吳爭急需的銀子。
當然,這筆金銀,已經被李定國變相當作了李海岳的嫁妝,吳爭若想動用,就得先應承婚事。
那么,現在就需吳爭明確表態了!
吳爭嚴肅起來,斟酌道:“孤已婚配,有了正妻……!”
黃應運輕聲道:“學生聽聞……吳王王妃生父錢肅樂參與謀反,且已身死……按律,就算不牽連王妃,亦可休之!”
吳爭皺眉道:“王妃并未參與!”
黃應運嘴巴動了動,欲言又止。
邊上李溥興大聲道:“我爹說了,大將軍是王爵,自古王者可設平妻……甚至,可以讓妹妹尊王妃為長,不過……若有所出,皆須為嫡子!”
這話的意思就是,可以不爭奪正妃名份,但若生下兒子,同樣有繼承權。
聽起來,這不過份,但細究起來,問題很嚴重。
自古以來,立嫡為立庶,立長不立幼。
若是皆為嫡長,那么無形之中,便有了世子之爭。
也就是說,除非李海岳不生兒子,否則,只要吳爭應下,打今日起,吳王府后院就有了奪嫡隱患,哪怕是吳狄已被吳伯昌替吳爭冊立了世子。
道理很簡單,吳狄成為世子,原因是正妃無所出,那么,若李海岳成婚之后,生下兒子,就成了嫡子,哪怕吳爭再堅持,亦會有無數幕僚、官員層出不窮地進言。
可如今之勢,吳爭能拒絕嗎?
拒絕很容易,可接下來,李定國定不會輕易答應效忠朱辰妤,兩朝之間,很可能發生擦槍走火,從而火拼、內戰。
吳爭苦笑起來,“晉王……這是在逼我啊!”
黃應運忙道:“我王絕非此意……但也請吳王殿下設身處地,為我王想想!”
吳爭看了一眼李溥興,點點頭道:“先生說得是,是孤自私了……這樣,允孤三日……三日后,孤通告天下……迎郡主入府,如何?”
黃應運聽了大喜,“學生這就回去……將這好消息稟報我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