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做好了沒賞、做錯了就罰了么?這陰差是將“賞”當成“罰”了?
他雖殺過一個陰差,但對他們并無惡感。如今想來,當初被他殺死的那個陰差也很冤——本是兢兢業業地盡忠職守,卻撞上自己,折損了一個分身。而眼下這位九三做事也很勤勉,很像是那種在休沐日里瞧見店門開了,便立即跑進去干活的伙計。也許心里想的是得些賞識,卻也是人之常情。
李伯辰見他這個驚駭的模樣,有些于心不忍。但也知他此時越驚駭畏懼,就越不容易尋出自己的錯處來,便只能狠狠心,道:“你在何處做事?”
——先前聽他與百十二對話,曉得兩者該是幽冥當中最微不足道的存在,連鬼門關都沒進過。那么北辰帝君若在,自是不會親自管束他們的。帝君座下還有元君,元君座下還有真君,真君座下還有大大小小的靈官,自己的確該“不清楚”。
這九三又聽著天頂雷霆涌動而發出的巨響,顧不得再驚駭,忙道:“小差在安州做事。”
李伯辰心中一動——他對李國談不上太熟悉,只曉得國都在臨西,有十六州。其中安州與營州較為有名,因為這兩州緊鄰隋國,且一個產鐵,一個產鹽。而他現下所在的散關城,便在安州。
這事說來有些巧,但也可能正是因為這陰差離自己近些,才撞進來的吧。
他立時道:“安州近日可太平?”
說了這句話便有些后悔——語氣太急切了些。所幸聲音回蕩時雷聲轟隆,倒聽不出什么語氣、語調了。
九三聽他問了這話,臉上神色又變。先驚詫,再疑惑,又似是安了心。忙道:“神君在上,神君容稟!”
李伯辰見了他那疑色,還擔心自己被瞧出什么破綻。可聽這陰差說了一氣,便知道自己并沒有露餡。
打這九三說了那八個字開始,話便停不下來了。他所轄的似乎是安州的千山、本水、東河一帶,囊括了安州四座大城,兩個府,其中也包括散關城。先說了這一帶近三十年來死亡多少、出生多少、遷出多少、遷入多少,又有多少男女、老幼。他說話時候語速極快,李伯辰甚至覺得不是一句一句說的,而是許多話疊在一處,同時自胸腔中發出來的。
他聽了這聲音,只覺得自己的腦袋轟轟作響,像有兩個壯漢在自己耳畔擊鼓。雖說頭痛欲裂地都聽了,但只能捕捉到其中的只言片語,余下的,在腦中轟隆而過便都忘記了。
他心道這該是陰差的神通,與在山君氣運、金臺寶座上聽到的那些聲音有些類似吧。要不然那些地方三十年間的事情,一句一句要說到猴年馬月去?
也虧自己眼下已是養氣境,倘若還是靈悟,怕是要被這陰差轟昏在金臺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