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楚有些失落。
說實話,若不是被尼堪擊敗,被納入巴牙喇護軍后,葉赫部的往事幾乎在南楚的記憶里消失了,部落之間互相征伐、吞并的事情在東北也屢見不鮮,任何一個大的部落無不是從一個小部落開始的。
南楚當時愿意向尼堪投降,自然還是為了活命。
可自從來到了呼倫城,阿斯蘭汗并沒有表現出對他們這千余原海西四部女真人特別信重的跡象,包括自己在內,還是以往的裝束,以往的武器,薪俸、前程,大汗只字未提。
在遼東,南楚可是三等男爵,在鐵嶺附近有一處莊子,有整整一個牛錄的旗丁在自己的麾下,根本不用操心糧食奉養的事。
如今倒好,裸身來到漠北,丟了前程不說,還可能連累了族人。
不過這些南楚也不好意思提出來,他可是看出來了,阿斯蘭汗一切規制完全與大金不同,與明國也不同,這樣到底好不好他也說不上來。
聽說阿斯蘭汗的大手如今已經伸到了大興安嶺以東,原本屬于科爾沁右翼的地盤,而大金與科爾沁部落卻沒有絲毫反應。
難道大金已經衰落到如此程度了?
上次青城一戰南楚也大概打聽清楚了,大金除了兩藍旗以外,其它各旗損失慘重,不過加上兩藍旗,在遼東依舊有四五萬精銳。
四五萬,若是全體出動,估計阿斯蘭大汗也耐活不得——話又說回來,青城之役阿斯蘭汗他們只有萬余人,面對的卻是建州女真、蒙古諸部騎兵超過六萬人!
雖然阿斯蘭汗占了出其不意以及火器的優勢,不過以萬余兵力大破六萬余精銳無論如何都稱得上奇跡。
不過,占了這么多地方,沒有一個核心的、完全忠誠于阿斯蘭大汗的部屬,能持久嗎?
在他眼里,老奴設置的八旗制度完全是幾百年不遇的天才之舉。
南楚的大營設在呼倫城北面,隔著海拉爾河與城池遙遙相對,海拉爾河上如今已經架起了一座木橋,往來交通倒是無虞。
遠遠地,從呼倫城那邊過來了幾騎。
南楚在自己帳篷外面候著,只見一人是阿斯蘭汗麾下負責戶部事宜的哈爾哈圖,另一人則沒有見過,一副突厥人的模樣。
“南楚將軍,大汗去東邊去了,有些事他委托我同你分說一下”
“其一,我軍常備軍的薪餉最近幾日剛剛議定,百夫長以上人員有薪餉,你是千夫長,比照建州那邊相當于甲喇章京,定為月俸二十兩,糧食五石,食鹽五斤,呼倫城兩進宅子一套”
“其二,嘿嘿,將軍,這位是大汗的舅舅,安加拉部的哈拉達烏熱斯”
南楚趕緊向那人行了一禮,烏熱斯笑道:“將軍能棄暗投明,實屬尼堪之幸,本人膝下有一女,今年十六,將軍若是不嫌棄的話……”
南楚腦子還在盤算那千夫長的待遇,算來算去覺得也比那邊差不了多少,陡然聽到烏熱斯這么一說,趕緊向他跪下說道:“岳父在上,請受小婿一拜”
南楚伏在地上的時候,心里面自然知曉這一切都出自于尼堪的安排,自是有些感動,忍不住抽泣起來,肩膀也是一動一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