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立陶宛,與歐洲其它國家一樣,田地產量極為有限,否則整個歐洲的糧食價格也不會貴比黃金,大夏國出現后,通過輪作、施肥、種子的培育,慢慢地又改變了這一切。
以往在歐洲,小麥產量達到一石就算相當不錯了,大夏國介入后,明斯克、柯尼斯堡的產量多半在兩石左右,這對于歐洲人來說簡直是一個奇跡。
接管立陶宛之后,這樣的方式自然也帶到了那里。
每戶五十畝上好的土地,隨之進入的各縣農牧司職員根據土地的狀況組織農戶們修建了堰塘,疏浚了河道,修葺了道路,又將這個世界上最發達的農業國中國一整套處理土地的技術傳到了這里,這都給立陶宛的農戶帶來了新生。
耕著自己的土地,收獲以前一倍的糧食,除了上繳給官府以外,不需要再向貴族、教會上繳糧食和財物,娃娃們都跟貴族老爺們的孩童一樣進了學堂。
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
不過,凡事有利就有弊,在以往,這些人實際上是被教會用繁復的儀式捆綁在原地的,除了基本的生活,他們的剩余時間都被教會的活動以及大量的祈禱、懺悔占據了,這也是貴族和教會配合起來控制他們的不二法寶。
雖然有些嚴酷,但終究還是讓這些人安定下來。
分到了土地,收獲了糧食,除了大的宗教活動便很少與教會接觸了,這讓相當一部分農戶、牧戶、匠戶不大適應了。
尤尼斯,一位五十歲的前拉齊維烏家族家族農奴就是其中之一。
尤尼斯是亞努什在維爾紐斯幾處莊園的農奴之一,作為老實肯干的農奴,尤尼斯沒有成為貴族老爺們隨時放棄的炮灰,而是成了家在莊園里過著還不錯的而生活,因為尤尼斯除了種地,還會養馬,他也是莊園管家的馬夫之一。
今年,尤尼斯一家的五十畝土地上,小麥、黑麥、亞麻、甜菜都大獲豐收,大夏國接手各處莊園時分給他的一匹馬、一頭豬、三只羊也養的不錯,他的大兒子也成功娶到了媳婦并分家出去了,他的膝下還有一兒一女,與他夫婦一起耕種五十畝土地一點問題也沒有,但尤尼斯總覺得哪里不對勁,成天沒有精神。
這一日,他來到了維爾紐斯城里最大的教堂,原來的圣三一大教堂,現在卻改成了圣潔大教堂。
今日聽說是偉大的約瑟夫大牧首親自在懺悔室接待信眾,圣潔大教堂的人很多。
排隊的人很多,尤尼斯竟然看到了奧古尼斯,還看到了博古斯瓦夫!
奧古尼斯另說,但博古斯瓦夫對于尤尼斯來說,那可是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的存在,若是在以前,尤尼斯是沒有任何機會見到他的,就算見到了他也只能取下帽子低下頭靜候在一旁,等到博古斯瓦夫遠去后才能抬起頭來。
這一切都要歸功于戈仲文,前不久,戈仲文代表羅馬尼亞、烏克蘭、明斯克等地的東正教大教士,在梵蒂岡與天主教、新教的代表公開辯論了好幾日,最后大獲全勝,就連教皇也不得不承認在戈仲文的闡述下,天父、圣母、圣靈既能三位一體,又能各自表述、各成體系了。
戈仲文作為東正教的大牧首,平時是不會親自出現在教堂接受信眾的懺悔的,故此這一日包括博古斯瓦夫、奧古尼斯這樣的人物出現也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