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然是對楚國。
原因很簡單,
打雪原部族你打造個攻城器具做什么?
雪原上有城池讓你去攻么?
雪海關外確實還有兩三座當初大成國修建的城堡,但野人部族早就從那幾個城堡中撤出來了,沒人敢占著那里,而雪海關這邊因為兵力不足等一系列原因,暫時也懶得派人去那里駐守。
且就算是自家伯爺要造反,也不可能,一來自家伯爺剛從京城受獎回來,二就是自家伯爺如果要造反,也不應該是主動去打造什么攻城器械,而是要防備靖南侯率大軍過來攻打雪海關才是。
所以,
必然是要打楚國了,
而且真正意義上的攻打!
風塵仆仆嘴角都有些開裂的鄭伯爺坐在首座,
目光掃視下方的各路將領們,
道:
“請諸位,助我封侯!”
……
乾國的江南,以文華薈萃而聞名,那里的詩詞歌賦、花魁風流,仿佛將江南的風,都浸染上了一層書香氣息;
而楚國的郢都,則是以浪漫而聞名,夏日初來,正是冷暖適宜之際,這,也正是楚人名士最為灑脫最為放縱的季節。
郢都外有一條河,叫覓江,說是江,其實是河。
相傳,當年楚侯尋找都城建址時,火鳳落于此河之中仿佛在尋覓著什么靈粹,故因此得名。
一場場盛會,就沿著郢都外的覓江展開。
有歌舞,
有絲竹,
有文士,
有琴棋書畫,
甚至還有爭跤、斗獸等等。
楚地大貴族中,大部分貴族都有家族嫡系子弟在郢都生活或者為官,所以大家的游樂項目,極為豐富。
覓江沿岸,當真是熱鬧非凡,按照常理,楚皇也會白龍魚服來這里與民同樂與貴族同樂,上代楚皇還曾親自在覓江的爭跤場里連下五個力士一舉奪魁,傳為佳話。
就是不喜好這些熱鬧的,
也可以選擇清淡和放縱,
比如,
每每這個時節,總少不得楚人在覓江江邊赤足而行,楚人認為覓江的水,能得火鳳喜愛,自然是純澈的,可以洗滌自己身上的塵埃和厄運。
今年,
因為上半年晉地的燕軍忽然壓迫鎮南關,導致郢都這邊的風氣緊張了數月,現在,戰事退卻,報復性的玩樂,也就出現了,郢都人想要用更為盡情地方式,來彌補自己上半年的缺憾。
一艘花舫,漂浮在覓江江面上。
花舫上,坐著四個人。
為首者,是一個年紀很輕的青年,處于那種剛從孩童蛻變出來卻還殘留著些許稚氣的階段,但他身份尊貴,是大楚八皇子,同時,也是攝政王最為疼愛的弟弟。
在其左手邊,坐著昭察,昭氏子弟;
在其右手邊,則坐著司康,先皇在位時,其父司建以奴仆身份得到提拔,從而發家。
只不過,因為年堯大將軍實在是功位太過顯赫,所以時下以奴仆出身得貴者,逢談必提及年堯,但在年堯之前,則逢談必提司家。
坐在八皇子對面的,乃是景仁禮。
昭氏和景氏,加上屈氏,乃楚國歷史最悠久的大貴族,楚侯開邊時,就隨侍在楚侯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