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西侯府矗立在晉東,沒有原則,卻又堅定地秉持著某種原則。
大楚本想浴火重生,卻又被那位平西侯爺再斬一柱國,大楚又再折一大將軍。
在聽聞這一消息后,
孟壽臉上的老人斑,一夜之間,又重了一些。
修了一輩子的史,一直到那一刻,他才覺得,自己仿佛也生活在史書之中一般。
史書之中,總有那種以一己之力對抗浪潮的英杰人物。
普通的英雄,講的是好風憑借力,順勢而為;
真正的英雄,是自己掀起這浪潮,且能去進行引領。
平西侯,就是那種人物。
陳家的家主,比孟壽還低一輩的老者正在外頭候著,不敢打擾孟壽的清靜。
孟壽本姓陳,是陳家子弟,但因其出身,早早地被革了姓。
這或許是陳家百年來,做的最錯的一件事。
孟壽睜開了眼,他剛剛又打了一個盹兒。
每次有困意時,他都很坦然地閉上了眼,想象著,下一刻就是自己的年卒;
可是,又醒過來了。
古往今來,多少大人物恨那天不假年,可惜,自己這里,卻是想結束卻一直沒能等到天命。
陳家家主見狀,小步走入,跪伏下來,執晚輩禮。
“叔,陛下會盟歸來,將過陳郡,想來,是會來看望叔叔的。”
孟壽睜開眼,看了陳家主一眼。
陳家主只覺得在這一眼里,似乎看透了自己的所有心思。
“叔,侄子打算迎接陛下,這儀式上,叔可有教我?”
陳氏不是大貴族,就是巔峰時也和獨孤屈氏那種的完全沒得比,伴隨著攝政王對楚國貴族的下刀,高層貴族還能依靠“賣身”來獲得新的投靠,底層貴族多少帶點含情脈脈地安撫,中層貴族,就實慘了。
陳氏的日子,不好過。
陳郡本該是陳氏的封地,但如今,陳氏只在郡城這里一帶還保留著勢力,族內的私兵早早地被拆解掉了,貴族的榮光,早就不復。
越是這個時候,就越是需要主動求變去做些什么,身為一家之主,總不能坐視家族一步步沉淪。
“迎接?儀式?”
“是。”
孟壽笑了,
道;
“陛下是個高傲的人。”
“這個,侄子知道。”
“和乾會盟,實乃無奈之舉,范城之敗,我大楚對北面的空虛孱弱,顯露無遺,陛下是被迫才與乾國站在了一起。
可能,在你們看來,乾楚結盟,乾人的財貨糧食輸入進楚地,可解大楚燃眉之急,可解大楚對北面之困頓。
但當年,燕國舉燕晉之力伐楚,我大楚雖處弱勢,卻依舊能以一國之力勉強抗衡,如今,面對一平西侯府,竟狼狽至此。
此次會盟,于陛下而言,是恥辱。
陛下大張旗鼓地去,是為了給你們這些人安心;
結盟歸來,你再大張旗鼓地歡迎,就是給陛下心里添堵了。
我這老不死的還有一口氣在,陛下到底會照顧點陳氏的面子,你要是嫌自己的命長,就把歡迎搞得再盛大一點兒。”
“叔,真的到了如此地步了么?”
“我非陳氏之人。”
“叔,您是!”
“念在這段香火情,我就送你兩句話,這之后,你就不要再經常來了,被打擾一次,多說幾次話,可能我就越是容易一覺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