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了,逃之前,好歹幫謝渚陽給救了出來。”女童回答道。
女人端起酒杯,開口道:“我差一點,就能在亂軍之中,殺了那位靖南王世子,也就是那攝政王名義上的長子。”
“差一點?”女俠疑惑道。
“他比我想象中,要強不少,我偷襲出手,沒能成功,只是傷了他一下,但怕被包圍,所以不能繼續下手了。”
女童則開口道:“我也想不通,為何他會出現在那里,還打著燕旗。”
女俠笑道:“我知道那人,他爹是靖南王,他義父是攝政王,他帶著黑龍旗為燕軍出戰,豈不是再理所應當不過?”
女童搖搖頭,道:“亂了。”
女人附和道:“是很亂。”
女俠微微皺眉,只覺得這倆女人,腦子似乎有點問題。
“你恨那位攝政王,是么?”女童問道。
“是,他殺了我師父。”
女童點點頭:“想報仇么?”
“想。”女俠毫不猶豫。
“稍等。”
女童雙手放在自己眼前,緩緩拉開,而后露出笑容,確認道:
“你沒說假話。”
“你剛剛在窺覷我?”
“煉氣士的手法而已,乾國銀甲衛審問犯人時,也常用這一招,但大概,不會比我用得更利索吧。”女童吃了口菜,“我們打算去晉地看看,去……晉東看看。”
“攝政王人在楚地。”女俠提醒道。
“他身邊有千軍萬馬庇護,我們動不了他。”女童說道。
“所以,去晉東作甚?”
“動不了他,但能去看看他家,說不得有機會,可以問候問候他的家人。”
“卑鄙。”女俠說道。
“是。”女童點頭。
女俠身子前傾,
道:
“但我可是知道的,他的王府,防護上可謂固若金湯。”
“這我們也知道,但我們不急,就看看,真固若金湯也就罷了,萬一能瞅到個什么機會呢?”女人笑道。
“他呢。”女俠指著坐在那邊的中年男子。
“他是乾人,攝政王幾次率軍攻乾,身為乾國江湖兒女,理當為國解憂。是吧?好心人。”
中年男子點點頭。
“但據我所知,凡是嘗試過對王府出手的人,無論是朝廷的人還是江湖的人,可都沒好下場。”女俠再次提醒道。
女童“嘿嘿”一笑,道:“沒搞頭,我們就折返回來,在楚地,我們就是這般做的,保留有用之身才是最要緊的。”
“要是真碰到機會了呢?”女俠問道。
“你這問的,好奇怪,他殺了你師父,你就沒想過去殺他家人報仇?”
“冤有頭債有主,我和他之間的債,我會找他算,但不會牽累他的家人。”
“人不能太正直。”女童提醒道,“你找他,沒勝算,或者,可以抓住他的女人,他的孩子,來嘗試逼迫他……就范?”
“他是個梟雄。”女俠提醒道。
“不,據我所知,他很重情義。”女童篤定道,“相信我,我們有我們的消息渠道,比你更了解他。”
女俠愣了一下,指著自己鼻子:
“你們比我更了解他?”
“是。”女童點頭道,“楚國鳳巢內衛關于他的調查,我們都看過,除非你自幼就生長在他身邊;
否則,我們可以很篤定地說,我們必然比你更了解他。”
女俠憋不住了,
站起身,
道:
“我不會陪你們去做這種下三濫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