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月榮有些小小的不滿意,說道,“你們兩個做好事也太不注意名聲了,我看有些人做些好事恨不得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你們兩個倒好,這一次一下建了十棟樓,一點消息都沒有傳出去。就算是有一個名字,可是哪個能想到是你們兩個做的好事。”
張顯倒是無所謂,笑著解釋道,“媽,我和潤潤不想那么高調,我們只是做我們想做的事情而已。名聲的話,我們兩個現在不是特別在意,心里覺得舒服就好。現在建十棟樓,以后再慢慢建,有些小學不怎么樣,又破又舊,讓他們好好讀書的環境都不能保證。”
“媽,我和張顯這一次只能去最近的兩所教學樓,剩下的教學樓援建完成之后,你和爸爸幫我們出席一下。”朱佳潤忽然間開口說道,“媽,你和爸也幫忙受累一些,這樣的一些活動不出席也不是不可以,不過稍微出席一下更好。我們的基金那邊有安排,你們去現場看看,這樣我們也放心一些。”
黃月榮和張四清當然答應了,雖然有些擔心做不好,可是能夠給孩子們分憂,能夠給孩子們幫忙,那當然是能夠做到的就努力去做了。
相比起孩子們買了好幾輛車,張顯的父母更開心的是看到兩個孩子做些好事。
捐款幾百萬、幾千萬的事情兩個孩子現在沒做,可是在張顯的父母看起來,張顯和朱佳潤做的事情更好。因為他們沒有想要什么名聲,他們只是踏踏實實的在做好事。
張顯和朱佳潤兩個也確實是這樣,相比起拿到什么一個首善之類的頭銜,兩個人只是想要安安靜靜的做些好事。他們不需要那么多人感恩戴德,因為他們知道,有些時候那并不是什么好事,反而是一種負擔。
兩個人也不想因為做了一點好事就宣傳的全世界都是,別人怎么做慈善是別人的事情,那和張顯和朱佳潤沒關系。他們不想那么做,安安靜靜的做些事情,其實也很好。
兩個人建了教學樓,也在一些偏僻的地方準備修路,這就很好了,是他們應該做的。
兩個人看著車窗外的土路、田野,看著那些比較破舊的房子,心里也是沉甸甸的。
雖然這一次沒有學生參加這一次的活動,可是學校里的老師以及鎮里的一些領導來出席了活動,好歹是有人援建教學樓,當然有些人肯定是要出席的。
“沒必要拍照或者錄影,也沒必要發個錦旗之類的,真的沒必要。”張顯笑著拒絕了提議,看起來一些領導對于這些門道很清楚,“我們就是覺得這里需要一所學校,能夠給孩子們一個更好的環境讀書,就足夠了。”
學校的校長緊緊的握著張顯的手,說道,“張總,真的太感謝你了!你給學校修了教學樓、建了多媒體教室,讓我們這的學生可以好好讀書,可以更好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