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趙悠乾的年紀怎么看都非常年輕。
暫時還沒興趣搭理石青璇,趙悠乾就已經開始處理各種食材,等到食材們都清洗干凈,切配完畢。
那被加熱了半晌的臺灶也終于到了趙悠乾想要的溫度。
將從野雞肚里取得的雞油下鍋,頓時整個鍋子里便騰升起‘滋滋’的聲音。
隨即清灰的油煙頓時冒了出來,而那黃澄澄的雞油也很快就化為了透明的油脂,將鍋底給潤上了一層油光的顏色。
野姜和野蔥下鍋,等到香氣傳出,尤其是野姜切片后,被雞油煎炸得出現了焦黃的顏色,就在這個時候直接將采取的幾種菌菇放進去,先行爆炒。
“菌菇類大部分會帶有一股青草泥土的味道,經過油炒,適當的烹入一些酒水過后,蒸騰起來的火焰和水汽就會把這些泥味帶走。”
“如果你實在不喜歡葷腥的味道,用葷油來制作這些素菜也是一種方式,維持身體的營養平衡。”
轉過頭給石青璇講述這么制作料理的原因和工序方式,趙悠乾的手可沒有停下來,翻炒了幾下在接觸高溫就迅速出水,甚至是將泥味蒸發帶走的蘑菇后,便把切成了小塊的野雞都放了進去,一起煎炒。
“此時將雞肉放進去,一方面釋放更多的雞油,另一方面也是將蘑菇和雞肉的水份都炒掉一部分,讓兩者的味道在這個翻炒的過程當中互相交融,待會再加入水稍微悶燒一會,便是一道極好的菌菇雞湯了!”
“不過既然是燴菜,自然湯水不能太多,最后再收汁的時候,再加入竹蓀這種菌類,把菌菇的味道提升到最高,也把雞油的葷腥再次拉低。”
“想必就算是你也應該可以接受這樣的山珍燴雞了...”
趙悠乾不止是做的快,講解得也非常仔細,因為加熱的鍋子溫度極高,他口里的幾個步驟也相當快就達成。
一會清亮的溪水就已經下鍋,剩下的就只有等待了。
不過顯然趙悠乾是不會靜靜的光等的,不說還有竹鼠沒有處理,就算是野雞的內臟也是不可丟棄的美味。
取了一些面粉,將雞腸,等內臟沾染上后,反復用水沖洗,甚至把雞腸都翻過來,去掉多余的雜物與油脂,然后將這些內臟,都投入一個燒開了水的小瓦罐里。
里面也只加入了一些野蔥,野姜和酒水去腥,就這么白水將雞腸,雞心,雞腎這些東西都煮熟。
等到趙悠乾將這些雞內臟都撈出來,石青璇頗為挺巧的秀鼻輕輕的聞了聞。
她驚訝的發現,那些惹人煩厭的腥臊味道變得格外的稀少,完全不是一般料理過后還帶著濃郁血腥味道的感覺。
首次她對趙悠乾的手藝,真正的感興趣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