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便是一個完整的可以入口王鯛魚卷餅了,別看做的工序不少,可是這一個卷餅卻并不大,一塊鴨餅足可以做出三四個這種卷餅。
于是乎這道料理要徹底完成,便需要經過好一段時間的制作了。
還好趙悠乾的手極為的輕巧,沒有等到食材都涼掉,便已經所有的鴨餅都用完,把這道菜擺入了尚在溫熱中的盤子里。
此時雪白的盤子上,幾片油菜組成了雞頭,包菜的白色葉片形成了上方的雞背,而這些白色的卷餅就形成了雞胸的部分,魚頭魚尾也都被放入了巨大的盤子里。
可以說真鯛大陸圖的大陸已經初見雛形,只不過當料理的一部分已經完成后,趙悠乾便忍不住開始加速了!
已經處理了有段時間的大閘蟹蟹黃再次下鍋爆炒,放入花雕,陳醋,生抽,緩緩的攪拌,直到腥氣被酒氣帶走九成,然后再將其起鍋,等到冷卻后加入一些蛋黃醬與芥末。
既可以增加滑軟的口感,也可以再次去腥提鮮。
等到一切完成后,滬海風味的生食做法便已經完成了一半。
然后就可以開始制作熟食的第二道,也就是川省料理的那一道,類似于小酥肉一般的,用魚皮卷王鯛中段肉裹糊炸,最后澆淋上紅艷艷的四川風味醬汁。
這種做法其實非常的簡單,將魚皮拿出來,中段的王鯛魚肉切成規則的小段,然后用魚皮將小段魚肉一根根卷起來,一根卷好就切一下魚皮,一根卷好就切一下。
沒有多久的功夫,魚皮包肉就已經擺了一大堆。
隨即就是調制面糊的部分,既然是要制作川省風味,紅薯淀粉肯定是少不了,用水慢慢稀釋紅薯淀粉,稀釋到面糊掛筷會有一條連綿不斷的面糊線落下的時候,再加入兩個蛋清,這樣面糊就會更加的蓬松和酥脆。
然后在面糊里加入一些鹽,胡椒粉,少量的五香粉,就可以用魚皮包肉來沾染面糊進行炸制了。
炸的時候也不難,主要就是將油溫控制在一百七十度以上,這樣外皮面糊成熟,里面的魚肉也就是剛剛好熟透的狀態,不會太老而失去水份。
要知道王鯛中段的肉,油脂本就偏少,也沒有那么彈性出眾的口感,可是一旦烹飪恰當,卻是最嫩口鮮美的部位。
為了維持這樣的口感,趙悠乾將油鍋一直保持溫度在最恰當的時候,金黃色的米油,似乎是有意控制了油的成分,這種清淡的油,正好適合制作魚類的食材。
迅速的將魚肉段裹著面糊下鍋,等到微微上色,魚肉段外層面糊變淺黃色的時候,就可以將魚肉撈起,并且繼續加熱油鍋到一百九十度,用高溫再復炸一次,只需要十秒鐘便可以出鍋,保證外皮酥脆的同時,還能將多余的油脂排出去,保持魚肉的鮮美。
魚肉完成,放在帝京風味的王鯛魚卷餅的左邊,淋上之前就已經調制好,用蔥姜蒜爆香,放入了牛肉餡,豆瓣醬,花椒粉,番茄醬,生抽和糖,以及辣椒油調制而成的川味辣醬。
真鯛大陸圖的第二種風味料理,也是第二個熟食料理便已經宣告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