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權勢者依舊有之,太尉黃琬站出來道:「楊司徒所言甚是,當初王莽篡逆,赤眉焚燒長安,使之淪為瓦礫丘墟之地。如今棄宮室而就荒地,更兼百姓流離,如此關天之事,乞盼相國慎之又慎啊!」
董卓冷哼道:「關東亂臣賊子興起,天下動亂。長安有崤山函谷關之險阻,足以抵擋逆賊反亂,而且長安靠近隴山,木石磚瓦唾手可得,不過月余的時間,就可以再建造一座更加恢弘浩大的宮殿!」
司徒荀爽又來勸諫道:「相國大人如果執意遷都,只會導致百姓騷動不寧啊!」
董卓勃然大怒,道:「我為了天下大事而決定遷都,至于城中那些升斗小民,賤如草芥,愛死愛活,又與我何干?」
見到源源不斷地有人跳出來反對他的遷都計劃,董卓心頭越來越怒……原本在朝堂之上,董卓素來是說一不二,想不到今天居然有這么多人敢站出來頂嘴……之所以如此,無非是先前虎牢關一場大敗,讓眾人看到了董卓大廈將傾之勢。
且不說那些對董卓敢怒不敢言的朝臣,就連那些原本巴結依附董卓的朝臣,此刻都已經有些心懷鬼胎了。在他們看來,洛陽隨時會被袁紹等人的聯軍攻破,董卓現在已經是秋后的螞蚱,蹦跶不了幾天了……
現在得趕緊想辦法和董卓撇親關系,否則的話,一旦朝政被匡扶,那些依附討好董卓的臣子肯定全部都會被清算干凈。
能夠在朝堂之上任職的,哪個不是縱橫官場多年的老狐貍?他們的政治嗅覺可不是一般的敏銳。
就比如這次遷都大計,眾人明白董卓決意已定,但依舊跑出來勸諫反駁,無非是為了證明自己對漢室依舊忠心耿耿,面對董卓依舊不畏強權敢于犯言直諫,以避免被袁紹等人秋后算賬。
董卓勃然大怒,道:「遷都關乎國家百年大運,爾等安敢放肆?來人,將楊彪、黃琬、荀爽三人革除公職,貶為庶民。」
他知道,虎牢關一敗之后,如今人心思變,只有靠鐵腕手段才能讓這些心懷鬼胎的朝臣服軟,否則的話以后敢悖逆自己的人會越來越多……。
尚書周毖、校尉伍瓊急忙勸諫道:「三位公卿縱然反對遷都,也無大過。怎么可以因此一言就罷官貶職?」
見到依舊有人敢反對自己,董卓越來越怒,咆哮道:「昔日我聽你們幾個之言,保用袁紹,結果袁紹已然興兵造反……你們分明是袁紹賊子的同黨,來人吶,給我將他們幾個拖出去斬首示眾!」
董卓眼中兇光畢露,威棱四射地掃視著朝中諸臣……與他目光相對的朝臣皆低垂下頭不敢直視。
董卓這是在用眼神提醒諸多大臣:“袁紹大軍還沒打進來,這個朝廷依舊是我說了算,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與董卓目光相視的朝臣頓時低下了頭,不敢直視他的雙眼。
正當這是,傳令兵突然闖入大殿,道:「報……啟稟圣上,洛陽西南面出現了十余萬兵馬,其兵鋒所指,正是洛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