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白君文來說,這些研究材料他是看得那叫一個津津有味。
一旁的墨鏡男看到白君文居然一直悶著頭研究那些論文,頓時樂開了花。
“哈哈,小兄弟,你還真是剛從學校出來沒多久吧?看資料看得這么入神啊?”墨鏡男又湊上來對白君文笑道。
“哦,我就隨便看看。”白君文也笑著抬起頭來,隨口說道。
“嘿嘿,不錯不錯。這么用功肯定有前途的。呵呵,希望你好好努力,有朝一日,也能把論文寫在上面讓大家討論。”墨鏡男充滿‘鼓勵’的說道。
墨鏡男的言下之意,白君文是一下就聽出來了。他哪兒是鼓勵自己好好努力啊,他是在變相的告訴自己,他有一片論文就登在這份材料上呢!
“呵呵,我有一片論文,就登在這上面。第十八頁那一篇。你不妨看看。要是有什么意見,你可以直接跟我說嘛。”墨鏡男擺出一副謙虛的模樣說道。
“哦?好的。我看看。”白君文倒是也很好奇,身邊這位墨鏡男到底寫了什么東西。
很快把手里的資料翻到第十八頁,白君文一眼就看到了墨鏡男的標題。
“論《歡樂頌》中作者所表達的情感寄托與信仰,以及其對音樂創作所造成的影響”。
無論如何,這么長的標題是足夠吸引眼球了。不過,這標題的內容著實是很喜感。
雖然白君文不是非常確定在夢境世界中的那位音樂大師貝多芬晚年時期的宗教信仰,但是從李思穎所提供的資料來看,白君文差不多有七八成的把握,《第九交響曲》這部作品絕對不僅僅是一部為了寄托宗教信仰而創作的音樂。
至于白君文自己,那就更加胡扯了!白君文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成了基督徒了!
當然,無論標題起的再怎么喜感,出于一名音樂家的職業素養,白君文還是認認真真的把人家的論文看了一遍。
看完之后,白君文就覺得這位墨鏡男老哥實在是想象力太豐富了。在他的論文里面,他簡直就是虛構了一個宛若圣人一般的白君文,充滿了對世人的憐憫和慈悲。
隨后,墨鏡男老哥又從各種角度,分析了白君文的每一個音符之中所包含的感情。他細致的程度,甚至讓白君文都嘆為觀止。
他舉出了其中的一段音符,表示白君文一定是在看到了某個陰雨天的時候才寫下這一段樂曲,因為樂曲中包含了陰郁的心情……
最后,墨鏡男老哥信誓旦旦的說,正是因為白君文對世人的悲憫,才讓他創作出了歡樂頌這樣出色的音樂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