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馳也知道,田小君等人關心的不是自己,而是身邊這些“名人”。
羅杰-金多姆是奧運會冠軍,在華夏國以奧運為重的時代,是響當當的人物。而兩個設計師掛的名號是金多姆的助手。
身材微胖的史密斯則是外貿公司老總,在國內也有企業的人,怎么說都是小型跨國公司。
田小君果然先跟金多姆握手,而且帶來了拍攝團隊,他們打算好好報道一番。標題估計都擬好了:“美國前奧運冠軍到盛海國家田徑訓練場參觀!”
金多姆跟因托尼跑鞋公司只簽約了3個月的時間,代言費用是3萬美金,非常便宜,但是到華夏國走動,因托尼這邊還要給他“公費旅游”機會,不用他出一分錢,還有補貼。
他任務其實不輕,在田徑隊走動只是其中一項,還要為因托尼跑鞋拍攝廣告,不管是電視廣告還是戶外廣告,都是一口價,一次1萬美元的價格。
廣告視頻和戶外廣告的使用權多達3年,未來幾年,因托尼跑鞋都可以使用金多姆的形象。
這家伙估計是閑得久了,激情四射,每到一個地方,就主動跟隨行人員交流,說自己以前是怎么訓練的,怎么做的,有什么好的經驗。
田小君很聰明,果斷聯系孫海平等人,訓練一隊的教練員幾乎全數到場,吸收美國先進訓練經驗。
金多姆的主業是跨欄,國內幾個跨欄教練都悄悄跟著,聆聽教導。楊馳在旁邊看得想笑,還是國內的導向正確,以跨欄為突破口,帶動一片。
可惜,突破是突破了,但是帶動一片的格局還沒形成。劉翔之后,跨欄運動整體還出現下滑,畢竟少了領軍人物。
田小君非常周到地安排了座談會,金多姆釋放經驗,特別是在訓練中的教訓,就是價值所在。
“長期低強度訓練是無效的,而且很容易帶來肌肉疲勞,引起受傷。”金多姆看著膝蓋,有點傷感,“所以,我們更多是專項訓練,每一個訓練項目注重哪一個方面,都有詳細的計劃和步驟。”
教練們聽得很仔細,這里的很多想法,國內的教練們也在探索,有共通的地方,但是國內不管是訓練器械還是大數據方面,都還有一定差距。
簡單說,訓練的科學化程度不夠。但要解決這樣的問題,可不是喊一喊口號就行的,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軟硬件都要跟上,沒有幾年十幾年的不懈努力,真趕不上。
“比如腰胯部訓練,必須提到重點訓練項目之中。腳部力量的強弱和持久度,跟腰胯部的力量密不可分,我們非常注重這塊的訓練。”金多姆指出目前國內的不足,“一般身體訓練、技術訓練、力量訓練等等,都有專項訓練為帶動。”
孫海平邊聽邊記,感覺賺大了,等金多姆停下。他突然湊到楊馳身邊,問道,“我手下有個小運動員,不知道能不能請金多姆指點指點?”
“劉翔?”楊馳神色一動。
“對,就是他。”孫海平更激動,沒想到大老板還認識劉翔,看來接受金多姆的指點,還是有希望的,他打蛇隨棍上,“劉翔很有天賦,現在是青年隊冠軍,未來可以創造更好的成績。”
“咱是自己人,我安排一下。”楊馳不動聲色,“要不這樣,孫指導讓劉翔跟這兩位技術人員測量一下數據,我們好先進行專業分析?”
“然后座談會結束,正好讓金多姆實地指導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