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愛卿,黃尚書所言,也有一定道理。祝愛卿啊,你可愿擔當接待梁國使者的重任”
“回稟陛下,臣不愿”祝修遠淡定拱手。
話音一落,龍椅上的陳皇還未做任何表示,方才跳出來的眾位大臣卻先一步激動了。
“江城伯,你一手操辦武舉之事,沒有人比你跟清楚武舉的章程了”
“江城伯就莫要推辭了,梁國使者乃是為了武舉而來,縱觀滿朝文武,沒有誰比你更適合”
“江城伯,你曾與那梁國乾王稱兄道弟,以為我等不知嗎”
“那梁國使者,是為了武舉而來,而這武舉又是江城伯提出,也就是說,梁國使者是江城伯招惹而來的”
“對呀,既然是你招惹而來,就該由你負責解決,休想我等去接待那梁國使者”
“陛下,臣等請令江城伯擔當接待梁國使者的重任,江城伯乃我朝最佳人選,請陛下明鑒”
“請陛下明鑒”
“請陛下明鑒”
“請陛下明鑒”
朝堂中又拜道一大片
此時,還站在原位不曾動過的大臣,就只有國相李忠、鐘山王、震澤王,以及部分少數的中間派大臣。
“住嘴”
陳皇聽得耳朵都大了,猛然一爆喝。
群臣的起哄瞬間停止。
不過他們都還保持著躬身請求的姿勢,似乎陳皇不同意他們所請,他們就不起來。
“吵什么吵,吵得朕頭都暈了”陳皇扶了扶額,“祝愛卿啊,你看這”
瞬間,朝堂上所有人的視線都集中在祝修遠身上。
李忠、鐘山王、中間派大臣,還有陳皇等,他們倒還挺正常。
可是以禮部尚書黃嵩為首的文武百官,那可真是惡狠狠,一個個都鼓著一雙斗牛眼。
他們逼視著祝修遠,大有祝修遠敢不答應,他們就用“眼光之劍”殺死他的架勢。
在這種逼視之下,祝修遠勢單力孤,他整個身體都明顯的一顫抖。
似乎已被群臣的眼光所懾。
眾臣見此,心中頓時大樂,一種勝利的愉悅感充滿了全身。
“陛下臣臣”
祝修遠開始“語無倫次”。
但實際上,他心內卻是暗樂不已。
他不由想起了愛演戲的寇婉婉,原來演戲是如此有趣的一件事
眾臣見祝修遠已經語無倫次,似乎被嚇住了,遂更加得意,鼓瞪的斗牛眼更加鼓瞪了,加大了“眼光之劍的輸出”。
“陛下,既然大家都這么說,那臣臣就勉為其難,擔起接待梁國使者的重任請陛下放心,臣一定盡職盡守,將梁國使者接待好”祝修遠拜道。
眾臣心中松了口氣。
終于把這個最難的任務甩出去了
隨即他們又洋洋得意。
嘿嘿,這江城伯,也不過如此嘛,被他們齊心協力一嚇,結果就像被嚇破了膽般
最終,還是接受了這艱巨的任務。
江城伯,紙老虎耳
不足為懼
“那好,接待梁國使者的重任,就交給祝愛卿了”
陳皇與尤貴妃交換了下眼神,最終宣布。
此議題已了,眾臣遂各歸其位。
“接下來,是燕國。”陳皇俯視著眾臣,“朕今日也收到了燕國的國書。他們說,愿以舒州、蘄州為質,換取燕陳兩國永結同好,并換取神雷秘方與武舉之策。眾位愛卿,燕國所請,我陳國又當如何應對”
“陛下,老臣以為,應當同意燕國所請當今天下,梁國最強,若我陳國能與燕國結合,必將能抗衡梁國”
“陛下,同意則燕陳兩利,拒絕則有可能生靈涂炭,請陛下明鑒”
一位文官出列拜道。
話音一落,緊接著涌出一大堆文官出列附議。
“陛下,萬萬不妥”
武官卻持反對意見。
“燕國亡我之心不死,數十年來,幾乎每隔幾年就要犯我陳國邊關。”
“況且燕人狡詐、殘暴,實在不足取信,請陛下明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