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門,需要兩塊桃木板,一塊上刻“神荼”畫像,掛在大門的左邊,另一塊木板上刻“郁壘”畫像,掛在大門的右邊。
另外,還需得插上數條桃枝。
掛桃符,是時下流行的習俗,古詩有云“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總把新桃換舊符”這句描述的,就是除夕掛桃符的習俗。
之所以有掛桃符的習俗,這其中還有個神話故事。
話說上古之時,有神仙兄弟二人,一名神荼,一名郁壘,海中有度朔之山,上有桃木,枝葉茂盛,盤根錯節,樹冠盤曲覆蓋達三千余里,在樹枝東北有鬼門,是世間萬鬼出入的必經之門戶,神荼、郁壘居其門,見到害人之鬼,就用葦索捆縛,令虎吃掉。
因此古人每到除夕,為防止惡鬼進家,便削桃木梗制成神荼、郁壘兩人形象,立于門上。同時在門上懸掛葦索,供神荼、郁壘兩個門神作縛鬼喂虎之用,稱之為“懸葦”。
只不過現在“懸葦”變成了桃枝。
祝修遠、董誠、董淑貞,還有董漱玉,四人說笑著,一路走向伯府的大門,準備去替換新的桃符,身后還跟著一大幫小廝。
這府邸太大了也不好,比如說他們,從主宅出發去府邸大門口,竟然要走好長一段路
江城伯府府邸的大門,臨徐府街而開,這座恢弘的大門左右,很長一段距離內,都沒有別的府邸大門。
因為江城伯府真的太大了,整個一條徐府街,有一半的街道,沿街都是江城伯府的圍墻
與街道對面的熱鬧喧囂相比,江城伯府大門前,稍稍顯得冷清。
眾人開門而出,來到大門前的臺階上,仰頭望著左右兩塊舊桃符。
他們要先取下舊的,再掛上新的。
“賢婿啊,這掛桃符還是由你親自動手吧,不可假手于府中下人。”董誠說道。
“嗯,小婿明白了”
祝修遠點了點頭,走上前去,準備命人搬梯子。
“夫君,夫君”
董淑貞卻是追了上來,拉著他的手,整個人都是躍躍欲試“夫君,妾身和你一起掛吧”
董誠頓時臉色一黑,他頜下的山羊須都輕輕抖動。
懸掛桃符,如此神圣與莊嚴的一件事,你一個婦道人家,跑出來湊什么熱鬧
董誠繃不住,不過也只是稍顯平淡的說“貞兒,不得胡鬧,你快過來”
雖然他這個小女兒胡鬧,沒個樣子,但是早都已經嫁出去了。按理說,董淑貞再也不是他董家的人,并且,董淑貞還是此間江城伯府的主母
董誠就算再如何,都得要顧及董淑貞的顏面。
“不,不,夫君,我們一起掛吧”
董淑貞兩只大眼冒出興奮的光芒,并帶著祈求之色。
今日除夕佳節,普天同慶,她其實昨晚就興奮得半夜睡不著
類似于掛桃符這種活動,其實本沒什么用,它其實更像是一種“儀式”
儀式感,是古今女子都喜歡追求的一個東西。
董淑貞也不例外,況且,她還是如此的活潑好動,那就更不會錯過“掛桃符”這種儀式了
“也好,也好”祝修遠覺得并無不妥,“我們夫妻一體,那就一起掛吧”
聽祝修遠如此說,董誠動了動嘴角,不過最后什么也沒有說。
圍聚在府門口的下人們,見此皆面帶笑容。
他們這個主母,雖然胡鬧了些,但實際上,待他們真是不錯
今次過節,他們每人都得了兩套冬衣,嶄新的,還有為數各不相同的賞錢
他們覺得,老爺和主母如此相處,并無任何不妥
相反,他們還覺得,這有種“家和萬事興”的意味在里面。
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