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中心正前方的大屏幕上,開始將畫面切換到前方發射塔內的場景。
整個指揮控制大廳都安靜了下來,所有人都耐心得等待著前方的消息。
王宇、劉雪松、劉勇、陶永昌他們時不時竊竊私語。
這時,龐學林低聲問吳春民道:“吳教授,這樣有把握把泵殼的溫度降下來嗎?”
吳春民看了看龐學林,搖頭苦笑道:“不確定,循環預冷過程十分復雜,涉及的物理現象繁多:預冷開始,處于室溫的管路系統形成一個相對于低溫介質的高溫熱源,介質進入管路后急劇汽化,沿著管路會出現純液、不同比例的汽液兩相,以及純氣流動。與此同時,管道內壁受低溫流體的冷卻作用,會放出熱量,并使管壁溫度降低,而空氣溫度不會發生太大變化,這樣,管壁與外界空氣之間就存在溫度梯度,并由此產生一個從外向內傳遞的熱流。隨著預冷的進行,管壁溫度逐漸降低,管內的流體狀態分布也不斷發生變化,直到某個時刻,壁溫不再降低,外界傳入的熱流不再發生變化,管路上各點的流體狀態也就不再變化,預冷就會達到穩定。這里面,我們最關注的就是系統穩定后的各項參數分布,特別是泵殼溫度。在此前的實驗過程中,循環預冷系統都沒出現過問題,沒想到臨發射前卻出了狀況,關鍵是,循環預冷耗液量和我們理論計算相當,但溫度卻高出15K,這里面肯定存在問題。如果通過氦氣引射增強循環的方法還是不行的話,那這次發射任務只能取消,等我們對循環預冷系統進行進一步改進后才能重新發射了……”
龐學林想了想,說道:“你這邊有煤油機循環預冷系統的設計方案不,方便給我看下嘛?”
“當然方便!”
吳春民笑道,朝一名工作人員招了招手,讓他拿來了YF100K的設計手冊。
王宇、劉雪松他們也只是看了兩眼,并沒有太過在意。
龐學林雖然名聲很大,但大多數成就都在數學和自然科學領域,像火箭這種專業性極強的應用工程領域,他們也沒指望龐學林能幫上什么忙。
龐學林卻毫不在意,通過設計手冊的目錄頁,直接找到循環預冷系統理論計算部分。
循環預冷系統的理論計算主要分為兩個方面,第一個就是耗液量計算,另一個則是循環計算。
手冊中通過一系列計算從理論上對自然循環預冷進行了分析,計算內容包括預冷耗液量和穩態的數值計算。從數值計算的結果來看,發動機的氧系統采用自然循環預冷效果良好,基本上也沒什么設計上的大毛病,正常情況下,在臨近發射階段不應該出現如此大的紕漏。
龐學林的眉頭不由得皺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