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不知不覺間,龐學林的報告也進入了尾聲。
“綜合各方面的參數,我們可以得出我們所觀測到的太陽中微子射流質量,要比理論值高出兩個數量級,同時也有諸多天文學觀測數據,也非常符合惰性中微子的理論預期,由此,我們可以確定,惰性中微子確實存在,而且很有可能,就是我們一直在尋找的溫暗物質!”
會議室內安靜了下來,沒人說話。
龐學林淡淡笑道:“大家有什么疑問嗎?”
物理學跟數學還是有不一樣的地方,數學上只要是正確的推理,邏輯上基本上無懈可擊。
物理學的話,不管什么理論,即使非常符合理論,也需要諸多證據相互佐證,直到沒有任何問題后,才會得到物理學界的廣泛認可。
這就好比當初蘇聯物理學家布魯諾·龐特克威和弗拉基米爾·格利鮑夫在1969年提出的中微子振蕩理論,這種想法最初被提出來時,并沒有得到大多數物理學家的接受。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證據開始傾向于中微子振蕩的存在。
這種超出了標準模型框架的新物理,才得到了物理學界的認可。
龐學林提出的惰性中微子理論也一樣,即使他已經提出了足夠多的證據,想要得到在座眾人的完全認可,依舊很難。
這時,季青青率先出聲道:“龐教授,不可否認,你的理論以及所提交的證據,都非常具有說服力,但是這里,我有幾個問題。”
“季教授,請說!”
“據我所知,雖然目前宇宙中微子背景輻射觀測陣列衛星功率譜的測量精度已相當高。從中微子振蕩實驗可以知道,中微子中的最大質量至少超過0.04eV,現在的中微子質量限制已接近這一大小。不過,這里的一個問題是,盡管偏袒因子一般可以作為常數,但在較高的精度上這一假設仍有可能失效,偏袒因子如有微小的尺度依賴性,即b不是常數而是b(k),就可能導致中微子質量測量的較大誤差。你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
龐學林笑了笑,說道:“很簡單,我們可以用幾種不同的方法測量中微子質量,通過對比可以得出中微子衛星觀測陣列數據中誤差大小。例如,隨著宇宙膨脹中微子的熱速度彌散逐漸降低,同時不均勻的物質大尺度結構會引致中微子獲得較大的本動速度——這是因為中微子本身質量小、速度彌散大,因此其傳播中感受的引力場平均值與普通的冷暗物質不同,這導致中微子與暗物質間存在相對速度。而這種相對速度的存在,導致中微子密度相關函數或功率譜存在偶極矩。盡管中微子的密度本身無法直接觀測,但中微子和暗物質密度會對不同類型的星系產生不同的影響,因此通過觀測不同類型的星系互相關函數的偶極矩,可以測量上述中微子分布偶極矩。盡管這樣測量的互相關函數也依賴偏袒因子,但偶極矩的大小對偏袒因子并不敏感,從而提供了一種極佳的中微子質量測量手段。此外,非線性的結構如暗物質暈也產生中微子尾跡,這種尾跡也存在偶極矩,未來可以通過弱引力透鏡進行統計觀測。”
季青青沉吟片刻,臉上露出笑容道:“你這想法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