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固原鎮屯田所產出的糧食、草料共三十萬兩千石。這是相當漂亮的一個數據。
所以,將那些衛所士卒轉為民戶后,得以新增數萬戶。朝廷也不吝封賞。
這些民戶所繳納的稅賦,會由三邊總督統一協調,取出一部分為軍費。
第二,國泰商行在西北設立的數座紡織工廠。其所得利潤以股份分紅的方式供給邊軍、軍將。
但目前而言,薊州鎮并沒有這樣的條件。
…
…
張昭的話,讓薊州鎮的軍將們豎起耳朵。不僅僅是軍餉的事啊,沒見張大帥還說了:第二,軍官們的利益。
張昭環顧一周,將竊竊私語聲給壓下來,笑一笑,道:“那我先說第二條。
官場中有一句古話叫做‘千里做官只為財’。咱們不能恥于言利。不能軍中的將官生活水平還趕不上鄉間的地主。那誰還來當兵,當將軍?
前漢時,為何關中百姓聞戰則喜。因為軍功是出人頭地的捷徑,參軍是發財的金光大道。
咱們目前還法做到這一步,但是可以把待遇提一提。
如今,永平府的衛所無償廢除,鎮中許多軍將的資產瞬間被我剝奪大半。
鑒于諸位將軍為國戍邊,我將準許軍中諸將按照官階大小在大寧都司舊地,也就是松嫩平原上,購買數量不等的土地。一個總旗,最多可以購買五十畝地。
價格隨行就市。我預估在最開始一畝地的價格應該會在五錢銀子左右,甚至會更低。
至于將來你們是自己退役耕種,還是雇人耕種,悉聽尊便。”
這個決定一宣布,大堂中的氣氛在肉眼可間熱起來。
很明顯,張大帥要造就一批軍功地主。這批人將會是他的改革的堅定支持者和追隨者。
張昭笑笑,道:“再來說軍餉的事。目前而言,軍餉由后軍都督府的幽州商行來支付。換言之,就是國家發軍餉。
幽州商行的銀子,目前主要來自于在京中發行的戰爭債券。長遠來看,幽州商行將會逐漸的涉足商貿,用以支付將來的軍餉。
但是,這軍餉不是那么容易拿的。薊州鎮十萬大軍,要裁撤掉老弱病殘,并進行整訓。提高戰斗力。為出塞剿滅朵顏三衛做好準備。
裁掉老弱病殘和退役制度并行。由后軍都督府和目前下屬的順天府衛所、永平府衛所來負責。同時還要依托于各府衛所下屬的縣衛所建立起預備役制度。
天子已經詔令北直隸、遼東臣民,皆有義務服兵役。義務兵的募兵之權在后軍都督府。每年都要阻止青壯們進行短期的訓練。此事日后慢慢完善。
關于薊州鎮全軍整訓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