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配10顆2代原子矩陣電池,每顆電池可以攜帶1萬度電,總共攜帶10萬度電,理論上可以供它以3馬赫的速度飛行1000分鐘,也就是將近17個小時。”
“3馬赫?”
“17個小時?”
秦毅仔細的聽著,腦海中不斷的將數據和自己理想中的私人反重力飛行器進行對比。
3馬赫的速度相比起反重力飛行器來說真的是很慢,很慢。
在科技塔之中,秦毅可是知道,即便是2級文明,他們制造出來的反重力飛行器,速度隨隨便便的也是十幾馬赫,甚至幾十馬赫。
但即便是3馬赫的速度,對于現在地球上的各種飛機來說依然是非常恐怖的速度。
要知道即便是地球上現在世界各國最強大的戰機,這些戰機的最大速度一般也就是2馬赫左右,最大平飛速度在1.1馬赫左右。
這3馬赫的速度,比起現在地球上最強大戰機的速度還要更快,而這僅僅只是它的平均飛行速度,它最大的飛行速度可以得到5馬赫。
這就是反重力技術,劃時代的技術。
即便是它剛剛誕生,它對于傳統的噴氣式飛機也具有碾壓性的優勢,垂直起飛,平均3馬赫的速度,最高5馬赫的速度。
再加上使用的是電能,沒有尾焰噴射等等,它如果往隱身方面去發展的話,比起傳統的戰機要輕松、容易多了,那些依靠熱能追蹤的導彈拿它就根本沒有任何的辦法。
“有沒有進行試飛?”
聽劉培強將各項數據講完,秦毅也是點點頭,反重力飛行器肯定是要先制造出來的,并且還要多次反復的去制造,才能夠摸索清楚它的所有一切,不斷的進行改進和完善。
當然最為重要的還是去空中飛一飛,只有在空中飛行了,才能夠真正的知道它的真實數據,掌握清楚它的方方面面,然后才能夠進行改進和完善。
“還沒有,我們前不久才將它給制造出來,目前試飛申請已經通過,正想等你回來之后再進行試飛。”
劉培強搖搖頭說道。
“將它拆了,將所有的零部件重新進行檢查、分類~”
秦毅點點頭,圍繞著這艘反重力飛行器仔細的轉了起來,想了想說道。
為了安全起見,秦毅可不敢馬虎大意,這試飛要是一旦出了什么事情,那就有的麻煩了。
更何況,將飛行器給不斷的拆了裝,裝了拆,也是熟悉飛行器的一個過程,只有清楚的知道了它的每一個點,才能夠說真正的來想辦法將他實現工業的制造。
“所有的零部件設計上,我們首先要考慮的是盡可能的簡單化,越簡單的東西就越可靠,進行工業化生產的時候,難度就越小,合格率就會越高。”
“其次,將所有的零部件進行分類,一類是沒有什么技術含量,完全可以外包的,未來這些零部件我們全部外包,進行供應商的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