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之前就有企業從韓國代理,但后期發現效果并不好。
第二個原因是,有的代理回來表現還不錯,但國內市場競爭太激烈。比如環宇科技,被他們一個打壓,這一些游戲都差不多完蛋。
第三個原因,那就是相信環宇科技的眼光。環宇科技至進入網絡游戲這一塊以來,他們就從來沒有搞過失敗網游的。就算是搞得最差的游戲,也是百萬同時在線以上。此外環宇科技前身就是做游戲門戶的,對于網絡游戲也更為理解。
這一些被環宇科技收購的游戲,本身上這也是環宇科技眼光的體現。
被環宇科技挑中的,至少比直接去韓國代理一個未知的游戲更有把握一些。
當然,最為重要的原因是,大多數代理商更為看好的是環宇科技本身的影響力。
不管是他們的市場,還是他們的經驗,都對這一些企業有著巨大的幫助。
至少從環宇科技手中代理,不可能被環宇科技打壓吧。
不過,雖然如此,但對于像九城,盛大,網易這一些,陳宇并不感興趣。
他們本身就是游戲這一塊的大佬,給他們代理自然是沒問題的。
但問題是陳宇找代理并不是想找他們這樣的人。
陳宇要找的是像聯想這樣的能夠給自己OEM代工訂單的合作對像。
只是不知道是陳宇腦洞是否太大,還是這一些企業腦洞跟不上陳宇的節奏。
發布代理計劃以來,這一些企業硬是沒有與陳宇聯系。
主動聯系的倒有很多。
除了盛大網易之外,還有搜狐,九游,百度等。
而除了這一些互聯網企業,幾家軟件公司也比較感興趣。
像浪潮,用友軟件等等。
但這一些除了浪潮之外,都不怎么涉及電子制造,陳宇也很頭痛。
妹的。
這些做電腦,做電子的家伙為什么就沒有做互聯網做游戲的想法?
反倒是一大堆互聯網公司,到后來都做電子,做實業去了。
難怪后世互聯網企業越混越牛逼,電子企業越混越慘。
不過想想也正常。
互聯網企業大都思維比較超前,更能接受新鮮的事物。
而電子制造一類公司比較傳統,一向認為隔行如隔山,一般不輕易跨行。
不過雖然有一些糾結,但這么大的誘惑,終于,有些企業心動了。
比如,青華同方。
青華同方是一家青華大學控股的高科技公司。
他們的業務范圍很廣泛,即有新能源業務,又有生物醫藥,也有信息技術這一塊。
在這一些業務里面,青華同方的信息技術這一塊最為知名。
他們的拳頭產品,那就是青華同方電腦。
雖然在后世青華同方電腦基本上沒有什么市場占有率,但在早期國內市場當中,雖然比不上聯想,但清華同方電腦品牌在國內也有著一定的知名度。
當然,這一家企業來到環宇科技只是想來碰碰運氣。
他們并不認為自己能夠拿下的代理。
畢竟在他們之前,已經有數百家互聯網公司前往了環宇科技。
并且里面還有幾大知名網絡游戲巨頭。
他們要經驗有經驗,要實力也有實力。
青華同方雖然實力也有,但畢竟沒有做網絡游戲的經驗。不過,網絡游戲實在是太賺錢了,但他本身上運營并不需要多少技術。你只需要有服務器,那就可以代理了。這樣的業務,一個普通本科生都能干得來。
甚至,他還不需要本科生。
光代理技術,一個初中生就夠了。
像一系列游戲的私服,在這里面不知道有多少初中生搞出過。
雖然私服是私服,但運營私服與代理網絡游戲其實本質上沒有太大的區別。
只是……
他們沒想到的是,他們并沒抱什么希望,環宇科技竟然與他們簽訂了正式的代理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