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楚地,必過荊州。
荊州,楚都城郢之所在。禹治水患、割地布、劃九州,始有荊州(其余八州為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豫州、梁州、雍州),以境內荊山得名。扼長江之塹,據江湖之會,鎮巴蜀之險,自古兵家必爭。諸葛孔明傳世之作《隆中對》一語道破:“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且不說春秋戰國秦漢之遠,單魏蜀吳為爭奪荊州引出不少典故:“劉備玄德借荊州”、“魯肅子敬討荊州”、“周瑜公瑾謀荊州”、“關羽云長失荊州”。
發五猖
踏入荊州城,叔子感嘆:“東望武昌兮云歷歷,西連巫峽兮路悠悠。好一個鐵壁銅關荊州城。”荊州城墻高筑,門樓巍峨,為關羽云長夢九仙女賽城防所筑。
三人穿過甕城、敵樓、戰屋、復城門,才進了城里。城里熱鬧非凡,往來客商絡繹不絕,因為聯通西南東的交通要道,又是北上過江必經之路,這里的人也來自五湖四海,各種方言不絕于耳,看得張驍左顧右盼。三人選了一家中央大街門廳高大的客棧,要了三間臨街的上房。
張驍站在房間窗邊往下看熱鬧,忽叫到:“你們快看!”叔子說:“你不要總大驚小怪好不好。”“是掌大哥!他們也來了!”聽到掌大哥三個字,洛子抬起頭,叔子奔了過去。果然樓下的街上走來一行人,為首的正是掌笠副將掌獪,后面跟著掌笠。
“果然是他們。怎么他們也來了荊州?”叔子扭頭對洛子說。
“這下熱鬧了。要不要我下去打聲招呼啊。”張驍逗他。
“你敢!”叔子厲聲阻止。張驍吐了吐舌頭。好在這些人只是走過,并沒有與他們住進同一家客棧。
為了深居簡出,三人命酒保把飯菜端進屋子。張驍邊吃邊問:“他們來荊州干嗎啊?不會是尋著我的味,來找我吧?”叔子說:“食不語。”張驍急忙閉嘴。
撤去碗碟,又用舊茶漱了口,酒保重新沏了一壺上好的毛尖端上來。三人這才圍坐桌旁,繼續剛才的話題。
叔子問:“初到荊州,我們該從何查起?”
洛子說:“有位彥威先生,可知?”
“鑿齒先生嗎?聽說過,但不得見,據說是位不起的史學大家。”
“正是此人。出自荊州豪族,此人亦精古通今,曾與我世伯交好。或許會幫到我們。“洛子說。
“太好了,正好可以借此認識一下這位大家風采。不過,我們這次就這樣見他嗎?”叔子的意思說,這次用真名實姓嗎?
洛子點點頭說:“該真時便真。”
張驍一聽又要認識新朋友,也很高興,他說:“那我們要不要準備見面禮。”叔子瞥了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一眼他,說:“人家不騎馬。”洛子言道:“提議有理。”一路奔波而來,哪會想到帶禮物,三人商定下午去街面上尋一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