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認的一點是,大唐的貴族大多數都是世家豪族出身,他們掌握的資源更多,比百姓更容易出頭。
一旦封國之事通過,他們就可以從文化士族搖身一變成為擁有實權的諸侯王,完成蛻變。
其次,他們還可以在自己家族的封國內推廣自己家的學問。
這個消息自然也傳到了岳山的耳朵里,他自然也是非常高興。
學生才是這個世界最純粹最愿意接受進步的力量,他們有著為理想拋頭顱灑熱血的意志。
當一個國家淪陷,他們必然是敢于反抗的先鋒。前世中國從那屈辱的一百年崛起,青年學生在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他二十年前就開始布局竭盡全力推廣學政體系和科舉體系,不就是為了今天嗎。這些學院派出身的士子才是他和世家豪族對抗的資本。
只是以前缺少一個紐帶把學院派的士子聯系在一起,岳山倒是有那個號召力,可他肯定不能這么做,那就是在找死。
所以學院派士子數量雖多,但都是各自為戰掀不起多大的風浪。現在反分封意外的成了那個紐帶,把他們凝成了一股繩。
讓別人見識到了他們的力量,同時這次行動也會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力量有多大,以后必然會更多的參與到國家大事中來。
只不過這一次他們的反對必然會失敗的,只希望他們不會因此失去信心。
就在這個時候李世民再次召見了政事堂宰相商討此事,連岳山都被特別叫了過去。
見到岳山再次出現在紫宸殿,九位宰輔的心情各不相同。有高興的,也有很難受的。
不過不管心里怎么想的,當著面還都要客客氣氣的。
岳山也知道自己的出現并不是多么招人待見,一直默默坐在那里不說話。
直到李世民親自點了他的名。
“翠嵐,組建博物院的事情你可有章程?”
“已經有了,這就準備開始籌備。不過關于博物院地址,我想把它放在四姓坪。”
“為何?”
“博物院不是行政衙門不用擠在城內,四姓坪比較清靜更加合適,而且那里也通了火車往來也方便。”
“好,我準了,你找工部李尚書,讓他負責營建新衙門吧。”
“還有一事想請圣人允許。”
“說。”
“圣人手下有一支千人的地理考察團隊,我希望把他們納入博物院。”
聞言李世民眉頭皺起,這支隊伍不光是勘探大唐的地理豐茂,同時也是他的觀風使,替他打探天下各地的消息,他自然不愿意輕易交出來。
“此事容我考慮之后在答復你,還有事情嗎?”
“沒了。”岳山回答完畢,拱拱手退回去坐好。
李世民看了一圈眾人,開啟了下一個議題:“分封制勢在必行,但如何分封,給封國多大的權力也至關重要。你們也考慮了這么多天,可有什么想法?”
分封制度大約有三種,先秦時期的分封,漢朝時期的分封,晉朝時期的分封。
其中先秦時期的封國權力是最大的,事實上就是一個個獨立的王國。擁有自己獨立的政權體系和軍事體系,只是名義上奉天子為宗主國,受到一定的節制。
漢朝的封國權力最小,朝廷還派遣國相主持國內事務。但也保留了一定的軍事權和征稅權。晉朝最奇葩,就不多說了。
九位宰輔不約而同的選擇了漢朝的封國制度,雖然也有部分調整,但大致差不多。聽得岳山直搖頭,照他們這樣搞還不如不分封。
李世民似乎也對他們的策略也不是很滿意,見岳山搖頭的樣子,就問道:“翠嵐有何想法?”
岳山也沒有客氣,說道:“確實有一點不同的意見,諸位的方法都很好,但沒有抓住核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