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公如今還有心結否?”
魏征面色微紅,旋即釋然道:“窮經皓首半生,老夫早就不在乎這些了,如今被楚王當頭棒喝,老夫才覺得人生如白駒過隙,匆匆百年而已,還是多為這天下做些事才是對的。
老夫沒有別的本事,論才學,不及房、杜、孔,論軍事,不如李靖等人,論技巧,連楚王都不及,只有這一身錚錚鐵骨,還算是有些用,為陛下匡正得失,以免這天下重蹈前朝覆轍,此生足矣。”
李寬聞言贊道:“我大唐百廢待興,如今有英明皇帝,滿朝賢臣,無雙將領,善良的子民,我認為,大唐即將進入快速發展的時代,到時候未免有些事情偏離了發展軌道,正需要的就是魏公的這錚錚傲骨。”
魏征哈哈一笑道:“楚王殿下說話就是直率,我現在愈發的不喜歡朝堂上的那些家伙了,明明三言兩語就能說明白的事,非要長篇大論,之乎者也的扯一大堆,唯恐別人聽懂了似的。”
李寬心情不錯,調笑魏征道:“前些日子,魏公可也是這樣哦!”
魏征不禁莞爾,搖頭失笑道:“老黃歷了,咱們不要提了。”
兩人相視一笑,如同兩只狐貍一般,笑容里帶著詭異。
。。。。。。
得知唐帝國的權力變更的頡利可汗,發兵十余萬人,南下進攻涇州,而后一路挺進到武功,唐朝的都城長安受到威脅,長安城戒嚴。
其時有將作少監閻立德,獻上將作監最新研究成果火藥,可開山裂石,引發有天雷之音,震徹蒼穹,帝親驗其效,大喜,令將作監日夜趕工。
八月十六,秦瓊率大軍與羅藝交戰,羅藝大敗,拋棄妻子兒女,帶領數百名騎兵逃奔突厥,到了寧州邊界,經過烏氏驛站時,跟隨的人逐漸逃散,其左右斬殺羅藝,把他的首級送到了京師。朝廷在市集懸首示眾,并恢復了其本姓羅氏。羅藝之弟羅壽當時任利州都督,也被誅殺。
八月二十四日,突厥軍隊攻擊高陵。李世民派出勇將尉遲敬德,作為涇州道行軍總管,抵達涇陽,防御突厥。尉遲敬德抵達前線后,立即組織反攻,與突厥軍隊在涇陽打了一場惡戰,尉遲敬德勇不可擋,生擒敵軍將領阿史德烏沒啜,并且擊斃突厥騎兵一千余人。
雖然尉遲敬德在涇陽之役中取小勝,但是仍然無法遏制突厥人的前進步伐,頡利可汗的的主力進抵渭水河畔,直逼長安城。
突厥二十萬雄兵,列陣于渭水北岸,旌旗飄飄數十里。京城兵力空虛,長安為之戒嚴,人心惶惶。
頡利可汗遣執失思力入長安以觀虛實,帝囚來使。
帝設疑兵之計,親率高士廉、房玄齡等六騎至渭水邊,隔渭水與頡利對話,指責頡利負約。
不久后唐軍趕至太宗背后,頡利可汗見到唐軍“軍容大盛”,又得知執失思力被擒,由是大懼。
李世民冷冷的看著渭水對面的頡利可汗,高聲道:“頡利,朕給你個機會,三個時辰之內,退回草原,朕既往不咎,若有不從,天雷降下,頃刻間二十萬大軍毀于一旦,突厥從此之后將從世間除名矣。”
頡利可汗惴惴不安,他身邊一個穿著五彩繽紛,頭戴狼頭的老者沉聲道:“大汗,唐皇不過是虛張聲勢罷了,如今長安兵力空虛,諸多大將都在外征戰,我大軍應當長驅直入,一舉拿下長安,占據這中原繁華之地。”
頡利可汗固然雄才大略,但是格局不夠,面對李世民,未免底氣不足,更何況唐皇似乎有極大的自信,根本不懼自己進攻,看樣子也不打算議和了,這與他原本的計劃,天差地別。
“大祭司,只怕唐皇早有準備,此戰勝負難料,我突厥兒郎成長不易,以我之見,還是退避為妙。”
大祭司怒道:“大汗,繁華就在眼前,豈可退避。”
突厥這邊糾結爭吵,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四個時辰之后,天漸漸暗了下來。
李世民看著陰沉沉的天空,揮了揮手,沉聲道:“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