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是占據百姓良田。
或是斂財數額貪婪。
或是中飽私囊,貪帝國修橋鋪路的銀兩。
其中的道道不知道幾何,那些官員見皇帝如此反感他們的作為,對于項信上位的堅定,遂而不敢再生出半點事端。
綜合來說,甘羅的行動到底是有些作用,項信上位太尉已然成為定局,不可更改。
……
……
不足數日,咸陽又是發出流言蜚語。
不久前,大朝會之上,皇帝陛下罷免還在位置上的右侍郎,言其將御史臺帶入深淵。
同時說出些御史臺是先祖皇帝創立,倒現在本朝,沒想到成為空殼子,實在惋惜之類的話。
右侍郎罷免,自然有人想要推自家的上位。
丞相府,御史臺,太尉府可是帝國三公的官署,其中的地位至高不說,俸祿更是不差。
同時很多官員都是從皇帝陛下的口中聽出些苗頭,皇帝有意重新整頓御史臺。
以現在御史臺的情況,左右侍郎根本沒有辦法整頓,何況現在右侍郎又是被罷免。
不出意外,御史大夫的位置怕是要出現,因而對于右侍郎的位置,不少人都有意爭強。
除非空降,要不然,右侍郎的位置肯定是最接近御史大夫的存在,若是上位不成,那也是御史臺得二號人物。
所有人的目光都在右侍郎和御史大夫位置上,卻是沒有在意御史臺第四號人物悄然出現。
是位名叫晏軻的官員。
但是以其的地位,還是御史臺左侍郎之下,雖是跨度大了些,可到底沒人在意,也不影響局面。
晏軻的御史中丞,掌控著御史臺最重要的典籍,期內有著不少官員的秘聞,說不上重要,可絕對談不上不重要。
左右侍郎以常言稱之,在御史臺,也可以稱呼為左右侍御史,掌控文書奏疏之類。
明面上兩位侍御史乃是高位,僅次于御史大夫之下,在監御史和御史中丞之上。
可隱晦之中,御史中丞無疑更加重要,監御史不弱,但是在地方監察事務,沒有在咸陽朝堂,自然份量不足。
皇帝這道提拔晏軻擔任御史中丞,倒是沒誰在意,瞧了眼,便是無所謂的態度。
即便是晏軻自己都沒有想明白,皇帝陛下如何把他提到御史中丞的位置上。
近些年的御史臺,真的是沒有半分作為,想要撈取功績都沒辦法,如何可以提官。
且在他之前,還有幾位御史排在前列,如何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