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覺得詩會再無逆轉的許慶師,徒然雙目瞪得滾圓,不可置信般的盯著他從未在意過的李策之。
而他身旁的孔墨,也在第一時間,變了臉色。
僅是開篇第一句,便大氣磅礴,豪邁灑脫到了極點,仿佛真將眾人拉入濁濁黃河側畔,讓大家瞧見了那讓人贊嘆的萬丈奔流。
兩位文壇大家底蘊深厚,研讀圣人經義多年,也越是能感到這句詩的個中妙處。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還沒等眾人反應過來,李策之慷慨激昂的聲音再度傳出。
這一句,更是讓所有人沸騰起來。
“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妙哉,妙哉!”
許慶師嘴里念叨兩句,歡喜至極,竟是拍起了手掌。
黃河與高堂,奔流與白發。
這等時間和空間上的巧妙結合,卻讓人絲毫不覺得突兀,堪稱鬼斧神工,文采驚世。
孔墨聽了第二句,面色越發難看。
第一句驚艷,余者平庸,他還能雞蛋里挑骨頭,強行貶低一番。
可這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一出來,孔墨就傻了。
單單這兩句詩詞,縱然后面狗屁不通,也能堪稱千古名句,引得士林儒生震動追捧,對李策之趨之如騖了。
“這.....這......”
陳安聽完這兩句,同樣是眼睛瞪得滾圓。
他自認自己這篇讀史堪稱上佳詩詞了,可拿來對比,完全是云泥之別。
“李兄文采,竟臻至如此境地.......”
朱元倒抽了一口涼氣,只感覺原先和他攀談,見他不顯山,不露水,只覺普通。
可眼下,兩句詩詞一出,儼然有文壇大師的氣魄。
“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更遠處,那些前來觀禮的儒生名士,小姐公子們,個個心潮澎湃,連忙抄錄,豎起耳朵,生怕錯過任何一句。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李策之漸入狀態,語速越來越快,激揚文字,指點江山,豪邁氣魄恍如詩仙再世。
這兩句詩詞,伴隨著李策之的吟誦,緩緩傳入每個人的耳畔。
聞者心潮澎湃,難以平息。
千古名篇,這定是一首千古名篇!
雖說這將敬酒一詩,李策之只念出四句,一卷錦繡山河,大氣磅礴的瑰麗畫卷,只掀開一角。
但也足夠讓這些文壇有所建樹的學子和儒生預感到,這首詩詞,必然是要流傳青史的名篇!
似這種名篇,哪怕是當世頂尖文壇宗師,嘔心瀝血,終其一生都未必能得一篇出來!
沒想到,一個小小監生,竟有如此汪洋文采。
越是在文壇中造詣深厚者,越是能感受到這首將敬酒的妙處。
李策之賦詩未過半,許慶師,孔墨這兩位文壇大師,已是心神搖曳,震撼的不能自已。
“李太白,號稱謫仙人,華夏真正是詩仙。
這首將敬酒的豪邁大氣,堪稱千古一絕。”
李朝歌借助神游手段,瞧見這些自詡士林清流,文壇大家的儒生們,一個個呆若木雞的模樣,也是暗爽不已。
他是不曾抄過前人古詩的,主要是原先沒這條件。
當年在南山村困不能出,李朝歌能遇見的,都是些目不識丁,只知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莊稼漢。
抄詩也不知給誰看。
總不能對著田里的稻谷,念這些瑰麗名篇吧。
今天,將這文抄公的活計交給兒子來辦。
能看到家鄉的絢爛文明,在另一個世界驚艷文壇,轟動全場,讓無數人為之傾倒,也是樁極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