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雙方曾經是同僚兼好友,顧忌對方的面子,在軍中議事之時,倒也沒有刻意拆對方的臺。
六個人的身份全部曝光,但對馬謖的計劃影響并不大。
因為包括賀云、方山在內,他們六個人,都不知道馬謖下一步要他們做什么。
當時馬謖提前謀劃,主要是想給孟獲叛亂創造條件,他自己能不能參加平叛都是末知,自然不會提前告訴他們自己的計劃。
但當孟獲舉兵叛亂以后,他們也都能猜得出,馬謖可能是讓他們在孟獲軍中充當內應,協助蜀漢大軍平叛。
獲得平叛之功以后,馬謖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在蜀漢軍隊中為他們幾個謀取官職。
鐘岳、楊奎、傅力、張壯四人雖然已經決定回歸魏國,但對馬謖不遺余力為他們的前途謀劃,內心還是充滿了感激。
馬謖任丞相府參軍,跟隨諸葛亮平叛的消息,也傳到了鐘岳等人耳中,他們很可能要在戰場上兵戎相見,他們不知道如何面對馬謖。
好在他們目前還是掛著輜重兵的名頭,干的是保護鐘毓的活,他們的任務只是拖延時間,不正面與馬謖為敵,還是能做得到的。
他們四人甚至私下里商量,必要時助賀云、方山一臂之力,讓馬謖和他們都立下大功,也好回報馬謖關照他們這么多年的情分。
孟獲能成為蠻王,自有其過人之處,他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蠻族是不可能擊敗整個蜀漢取而代之的,到最后還是要坐下來談判。
他這次舉兵叛亂,無非是想提高自己和族人的地位,并獲取更多的利益。
他也知道,搶搶普通老百姓的財物是可以的,但要和蜀漢軍隊死戰,孟獲也是不愿意的。
最后商議的結果,雙方各退一步,試探一下李恢的底線,明天先給他發一個通牒:否決平等結盟的可能,但可以接受他們整體投降而不整編,并限期三天之內回復,否則將發動進攻。
馬謖料定李恢敵不過孟獲的數萬大軍,他早就傳書賀云、方山,讓他們只要不暴露身份,在必要的時候,可協助李恢軍隊脫險。
李恢回到大帳,卻收到巡邏士卒送來的一封箭書,書中告知李恢孟獲的決定和以后幾天的行動,建議他在今天夜間往西北方向的大路突圍。
賀云、方山這么建議,因為那里是他們和另外一個部落防區的結合部,而且也是李恢回撤的必經之路。
李恢將信將疑,如果被孟獲迫降,置自身于險地,并非他所愿,而且向西北方向突圍,也是他早就制定好的一個預案。
李恢決定冒險一試,當夜,他領軍在夜間主動突圍,賀云、方山早就下令放開了大路。
而另外一個部落,剛好是被賀云、方山領軍替孟獲征服的敵對勢力,和他們所在部落關系惡劣,兩個部落的防區中間留下了一段空白。
以前,夜間他們還會派人巡邏,因為李恢下令加固防守,迷惑了這個部落的主將,他們全部士卒都在營中休息。
這個部落的大營,就在李恢他們回撤的大路旁,過了這個營寨,就等于突出了包圍圈。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